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书七十年代之我以我手绣我心 > 第262章 是个赝品

第262章 是个赝品

送走钟主任后,杨江离回到绣楼,和大家一起把从羊城带回来的行李打开了。</p>

清一色的古画和绸缎,让众人惊叹之余忍不住赞叹:“陈奶奶可真大方!”</p>

姑苏自古以来盛产丝绸,袁瑗等人更是和丝绸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不用上手,只用眼就能分辨出绸缎的好坏。</p>

陈奶奶送的绸缎不只一种,除了绫罗绸缎这四种之外,还有纱、绢、绒、锦、绡,着实让大家开了眼。</p>

李秋兰等人不知道什么分类,拉着王德馨求她讲个明白,好让她们长长见识。</p>

王德馨不想扫了大家的兴,细心地从材质和纺织方式上讲解这些丝绸的分类。</p>

李秋兰找出笔记本,边听边记,争取把这些知识都装到自己的脑子里去。</p>

半小时后,王德馨才全部讲完,周杏儿及时的送上一杯茶。</p>

“辛苦王老师了,喝点茶润润嗓子。”</p>

王德馨笑着接了过来,喝了两口之后把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个皮箱。</p>

“江离,那都是些什么古画?”</p>

杨江离摇头,她也不清楚。</p>

李秋兰眼睛转了转,跑到一旁把长桌收拾干净,铺上一层棉布,然后把卷轴放到了长桌上。</p>

全部打开后,古画里的风俗景象全部展现在大家面前。</p>

这些古画里,风景图居多,其次是热闹的大街小巷,风俗民俗画。</p>

袁瑗等人认出其中几幅画的作者和绣所里收藏的古画是同一个人,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p>

“江离,这些画,你打算怎么处置?”</p>

杨江离:“先放收藏室吧,这些都是上好的素材,接下来几年,我打算都绣仿古画。”</p>

“当然,你们如果需要,也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带出去。”</p>

王德馨点点头,这么宝贵的东西当然不会带出去,磕了碰了都是无法修复的损失。</p>

“说起仿古画,我记得从前有幅姑苏繁华图,可惜现在找不到了。”</p>

她还是听前任所长说的,战争年代颠沛流离,人都不安全,更何况是一幅古画了。</p>

杨江离瞥了王德馨一眼,眸光闪了闪,她记得姑苏繁华图现在好像收在东北博物馆了吧?</p>

“我们先把这些东西送进收藏室吧。”</p>

李秋兰小心的把古画卷起来,这些可都是宝贝,可得好好保存。</p>

杨江离点点头,瞄了眼那些丝绸,“丝绸先别收了,我有别的用处。”</p>

“好吧。”</p>

李秋兰应了一声,招呼周杏儿等人开始收拾东西。</p>

杨江离把丝绸重新放进皮箱中,让人送到了她的房间里。</p>

看了眼天色,快到中午了。</p>

这时,汪秀秀和王传承前后脚从外面走了进来。</p>

“杨姐,今天准备什么时候开饭?”</p>

“江离,有大喜事。”</p>

......</p>

午餐后。</p>

杨江离和王传承进了办公室,王传承从帆布袋里摸出一卷东西。</p>

看那样式,杨江离眯了眯眼,“这是古画?”</p>

王传承点头,“是古画,我在外面花了十块钱买的。”</p>

说到这,他还有点激动,“江离,等你看到画的内容就知道我这十块花的一点都不亏。”</p>

听他这么一说,还真勾起了杨江离几分好奇。</p>

能被王传承认定为值十块钱的东西,应该是好东西吧。</p>

这么想着,王传承已经打开了古画,热闹纷繁的景象扑面而来。</p>

鳞次栉比的房屋、江面泛游的小舟、热闹的街道,全部展现在画里。</p>

杨江离看了一眼,只觉得有点熟悉,连忙去看落款。</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