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楚媳妇立即带着几个人走过去:“就这一桌,最好的地方。不过原本特意准备的六个人小桌,你们挤一挤没事儿。”
几个人落座,这才详细说起来,关山岳董方林两人才知道,关志远还和老师讨论农村经济,结果讨论了两个小时还没讨论完。
余教授和董方林也才知道关志远写了一篇文章,而且是在国企工作。
余教授问起昨天的事情,也才知道原来关志远在国企混的还行。当大家听到关志远讲述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丈夫抗日战争的时候参军牺牲,大儿子解放战争的时候参军牺牲,二儿子抗美援朝参军牺牲,都是一阵唏嘘。听说关志远四千块钱稿酬拿出三千给了老人,看他的眼神更加赞许。
一边吃一边聊,关志远也知道不少事情。
家里穷,但三叔学习好,考进大学后与董方林一间宿舍,两人还同时勤工俭学交学费,拿奖学金,余教授当时是他们的专业课教授,很喜欢两个人,就经常让他们到家里吃饭。
董方林发展的比三叔一点都不慢,年初进京任组织部处长。
吃完午饭,七个人又兴致勃勃的爬山玩水,回来后,关志远赶紧开车去接奶奶。
今天来旅游的人比较多,晚上的篝火晚会有着另一番热闹。
老楚也是下了本钱,从其他地方借来一个大背投,还找来几个能说会唱的带气氛,有了一些真正农家乐的样子。
只不过奶奶困的比较早,而且睡觉认炕,到了夜里八点多关志远带着奶奶回去睡,多定出来的一套房就只能空着。本来他还想提前安排车辆,结果余教授老两口累了,明天不去爬司马台,倒是省了一番麻烦。
第二天早上陪着吃了早点,又去司马台,返回吃中饭的时候却发现厂长赵广生已经等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