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长廊,几分钟后到达书房,坐在椅子上等候。
不多时,赵升便领着一位长发白裙的小姑娘走了进来。
君无奇笑着起身招呼。
“赵管家早啊!”
赵升略带敬重的回了几句,亲自看着小姑娘敬了茶,受了戒尺。
笑道:“今后就有劳先生多费心了!”
“自然,自然。”
待赵升走后,君无奇才仔细打量起面前的这位女学生。
凭他的感觉,小姑娘最多不过六七岁,五官虽说同样生的端正,不比自家妹子强多少,可肤色却十分白净,双眼熠熠有神,整体看又多出一丝鲜活的俏皮。
诚然,自家妹子是吃了生活条件不好的亏。
君无奇咳嗽一声,端着架子开口问道:“汝唤何名?”
闻言,小姑娘正襟危坐,回答道:“回先生,学生姓杨名依依。”
小姑娘的发音字正腔圆,君无奇却有些吃不准。
一一,依依,还是伊伊?
于是在纸上分开写下几个yiyi。
小姑娘看的很认真,直接点了杨依依这几个字,更是用毛笔在纸上工工整整的写下。
君无奇略懵,这才知道原来她是会写字的,字体还不赖。
既然这样的话,基础跳过!
拿起一本开蒙书,念了一段开头,解释了大概意思,让她念熟。
杨依依心慌慌的接过书,勉强念出了前几句,之后是什么,便想不起来了。
完了,先生很严厉!
倔强的伸出小手,不出声,准备接受惩罚。
听不到读书声,再看她这副模样,君无奇可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难道书不是这么教的,还是自己犯了什么忌讳?
面对一个小孩,他并没有多担心,直问道:“汝为何不读?”
杨依依低着头。
“回先生的话,没记住!”
啥没记住?
君无奇好半天才琢磨明白。
“呃,你是说你不识字?”
杨依依点了点头,心中也在纳闷,先生问的好生奇怪啊,若是依依识得,又怎会请先生呢。
君无奇风中凌乱:我去,原来是自己想当然了,这是个会写不会读的样子货。
但,怎么会这样呢?
细细询问,杨依依的答案很简单,看人写,自学的。
女子口巴!
教学计划更改,从认字开始。
单字一个个认起来着实麻烦,融字成句才是好方法,这世界最基础的启蒙书是描字歌,说穿了,就是一段段歌谣式的小故事,没太大内涵,君无奇刚才念了一篇,感觉味同嚼蜡。
心中一动,想到前世的那些启蒙经典,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弟子规,千字文,大部分都还记得(一段惨痛的经历)……
罢!罢!
还是自家出产的东西好啊。
无字天书,墨迹新添。
“来,跟为师一句句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
杨依依一个萌新,自然不会反驳,先生教什么她就汲取什么,反正不会错的。
日渐高起,大约十点半,喝着茶水,君无奇估摸着时间。
“嗯,该放学了。”
一声令下,女学生循礼拜别,自去温习。
君无奇自己则出了杨府,逛起了大街。
按规矩,下午过了日头才会上课,少说也要到两三点钟,这中间可有好几个小时呢,要不是得在杨府混饭不能走远,某人早就策马奔腾了。
“听门口的乞丐说,镇东边的两家青楼最近恶性竞争,嫖资减半,真想去转转。”
脑海里的画面,越想越邪恶,十分的儿童不宜。
掏了掏随身携带的几文钱,忽然又有些泄气。
“唉,算了算了,就这几个子儿,不犯法咱也逛不起啊!”
上次回去,大部分资产都让小妹埋在枣树根底下了。
钱啊钱,但使君来多识面,不教白衣觅封侯!
将杂念通通斩杀,继续走出道貌岸然的步伐。
也算是巧,不知不觉间,又一次路过那庆丰楼。
躲远往里瞧了瞧,发现酒楼生意似乎还挺好,不时有青年客人摇着折扇进进出出的,那迎来送往的小二嘴都咧到耳朵根合不上了。
君无奇靠近了一点点,听他们谈话。
一人举目赞叹道:“传言果真不虚,此间竟真有如此好文,然无落款,惜哉,惜哉!”
“此人若暑名姓,必当名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