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他心眼子多,这孩子等同于孤儿,能争取到的支持自己就替她争取一把吧。
照老爷爷的看人经验:对面的这位妇人即便不伸出援手,也是不会出卖他们的。他选择赌一把。
“什么?”
李家婶子差点吓晕过去:县令居然如此狠毒。虽然他维护了人伦,但扰乱了纲常,实在是不配做官!
大家说话都很轻,生怕被车厢外的老马给听到了。好在老马急着赶车,一路上马蹄声达达,完全淹没了他们的轻声细语。
“这样吧小米,我让我儿子替你们写状子。”
李家婶子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口。
她不是圣人,自然有自己的顾忌:他们家儿子虽然已经中了秀才,但和县令大人对抗的话还是不够看的。
普通老百姓家里出一个秀才不容易,卷进官场的是非之中的话,极有可能被牵连。
但即便如此,李家婶子还是说服了自己,要帮田小米一把。
“浅浅姐已经教我读书认字了,您让哥哥借我一套笔墨纸砚就已经很好了。”
田小米不是没钱,但如今形势严峻,方方面面都少不了打点。笔墨纸砚这些借用过来写好状子就够了,没必要花大价钱购置一整套。
“你帮了叔和婶子,如今也让哥哥帮你一把。”
人的决定一旦下了,就很难改变了。李家婶子心善正直,决定下了马车就带田小米和老爷爷去儿子所在的学堂。
这孩子太有福气了。估计是童年时候吃的苦,全部在长大后转化成了福气,如数奉还了吧……
老爷爷没有开口劝阻李家婶子,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和田小米两个草民递交的状子知府极有可能看都不看,即便看,那也得排队,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审理起来也需要流程,等他们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但秀才身份可不一般,递交的状子必定会马上受理。
就好比他们赶去府城的马车:光靠他们自己的话,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赶上了,但更多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赶不上;靠李家秀才的话,那则是百分之一百。
两者之间压根没法比。
他这么想是自私了点,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不成功便成仁。这桩案子有可能会牵连到李家秀才;但如果知府大人认真调查起来,县令犯的就是欺君之罪,知府能记一个大功,举报的李家秀才也功不可没。
所以,一切都看各自的造化了。
紧赶慢赶,一行三人终于到了府城。
好在田小米自己收藏着户籍文书。否则就凭莫捕头他们的那把火,田小米也要和田家村余下的村民一样,彻底成了黑户。就算赶到了府城,也进不了城门。
“娘说的对,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官更是如此!”
李志听了自家娘亲的讲述后,毫不犹豫地就研墨提笔,文采非凡地写出了一副状子来。
他选择了帮助田小米。千里读书不为财,只为了将来能学以致用,当一名清正廉洁的父母官,造福一方百姓。
镇子上县令的所作所为是他完全不能认同的,所以他必须要揭露出县令的丑恶嘴脸,替民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