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你们来的不晚,要不然就只能吃冷饭了啊。”
赵阿姨佯装生气的把俩人都说了一通,但是只对沈川投以责备的目光。
沈川赶紧求饶,围在赵阿姨身边亲亲热热了好一阵。
“好了,都别干站着了,快坐下来吃饭吧。”赵阿姨很热情:“知道你们要来,我做了好多菜呢,快尝尝我的手艺。”
按照习惯,宋佳音和沈川坐在一起,赵阿姨坐在他们俩的对面。
饭桌上的菜大部分都是宋佳音爱吃的,看着满满一桌的食物,宋佳音眼眶微红。
自从被沈川介绍给家人,赵阿姨对待自己简直比亲妈还要亲妈。
只要是和沈川吵架了,赵阿姨首先就会安慰自己,站在自己这一边。
就算是自己做错了,稍微服个软,赵阿姨就会劝说沈川原谅自己。
想想自己家,记忆中妈妈和奶奶平时相处得很融洽,什么事都有商有量。
但在私下里,妈妈偶尔也会跟自己抱怨一和爸爸吵架,奶奶要么不管,只要管就会偏向爸爸。
即便是这样,妈妈和奶奶的婆媳关系还是被大家称颂。
老实说,像赵阿姨这样偏心儿子另一半的情况,宋佳音在自己周围很少见到过。
一直到现在,宋佳音都记得曾经一时嘴快问赵阿姨为什么要对自己那么好时得到的回答。
赵阿姨说:“因为我曾经就是被婆婆打压、磋磨,明白这种痛苦,所以我不想自己未来的儿媳也经历和自己同样的事,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争来争去没意思。”
这番话听得宋佳音很是感动,赵阿姨是一个活得极为通透的女人。
情绪上头,宋佳音赞赏道:“赵阿姨,您真好。”
“不是我好,是我看得明白。明明都是一家人,没必要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
赵阿姨面带微笑:“虽说现在是新时代,很少搞‘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套,但结婚后对女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安全感,婆媳关系好了,女方的安全感就高了。”
听罢,宋佳音眼睛里闪烁着星星,崇拜的看着赵阿姨。
“阿姨您真有远见,我也不理解有些当妈的人把儿媳妇当贼一样防,导致整个家都被整的乱七八糟的。” 宋佳音道。
赵阿姨告诉宋佳音:“真心爱护子女的母亲,都会善待子女的另一半,不忍心让子女伤心,你以后做了母亲就懂了。”
说得很有道理,虽然做母亲对宋佳音来说还很远,但不妨碍她下决心要向赵阿姨学习。
“发什么呆呢,你不饿啊。”
被沈川提醒,宋佳音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想得太入神,开饭好久了都没有动筷子。
为了掩饰尴尬,在赵阿姨慈爱的目光下,宋佳音赶紧边吃饭边赞赏赵阿姨的厨艺。
宋佳音嘴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的,看着她鼓起来的腮帮子,赵阿姨不禁乐出声。
“慢点儿吃,没人跟你抢。”赵阿姨又道:“你爱吃什么我都记着呢,想吃随时可以来找我。”
听着这话,沈川有些吃味:“妈,您怎么不问我呢,您眼里还有我这个儿子吗?”
“少贫嘴,我什么时候没想着你?你不是嫌我唠叨吗?”赵阿姨嗔怪的看了沈川一眼。
“对不起,我就不该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