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内修圣人之道,外建王者之功 > 第5章 生于忧患与治人不治反其智

第5章 生于忧患与治人不治反其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

今天的修行中,感悟了孟子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一句满含东方哲学的话语,其字面意思就是告诫我们,不管身处什么行业、什么职业,如果选择安于现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被别人取代,被不断进步的时代所淘汰。

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在当时可谓是风头无二,但他没有看清群众对智能手机的迫切需求,也没有选择较为先进的安卓系统。因为当时的诺基亚身处云端,认为自己会一直昌盛下去,因此他选择了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关闭了创新的大门,最终让自己一步步走向衰败之路。

秦始皇合并六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合并中国的帝王。但在用人上,他习惯了让一个宦官来传达自己的旨意,久而久之他的大臣们只知道有宦官传令,不知道有秦始皇本人了。秦始皇在一次外出找寻仙丹之时,他一直在车内让宦官传达他的命令,最后他死在车内也只有宦官一人知晓。宦官赵高联合丞相李斯篡改诏书,任用了一个对他有利之人,也是容易驾驭之人,赵高在得权后颐指气使、指鹿为马,使得原本强大的秦朝迅速走向了灭亡之路,强大的秦国就因为秦始皇用错一人,最终导致秦朝二世而亡,这真是可悲可叹。

以上两个案例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当下的我们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不要再重蹈覆辙。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治人不治反其智(第二段)

今天的修行中,研读了孟子思想学说,其中有一段讲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这段寥寥数语的文言文,里面涵盖了丰富的哲理知识,读之让我甚为触动。

“爱人不亲,反其仁”,这段话告诫我们,要对一个人好,别人反而不领情,那我们就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所做之事真的对别人有用呢?是不是我们所用的仁心不够呢?我们是不是做了一件,别人需要食物时,我们只给了他水喝之事。如果真做了这种事,别人为什么要感谢我们?

“治人不治,反其智”,这段话的含义是,推行一项政令,根本就没有人去奉行,那就要反过来想一下,是不是自己颁布的政令不合时宜。例如:地方上今年庄稼颗粒无收,此时还要加征赋税,这就是不合时宜的政令,百姓也不会奉行。

再例如:唐僧管理孙悟空时,一开始唐僧是用金玉良言在度化悟空,可这招根本没用,孙悟空根本就不把唐僧这个师傅放在心上。于是唐僧就找到了观音菩萨,求得了紧箍咒骗孙悟空戴上,这才治服了桀骜不驯的孙悟空。

我们的人生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一定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用的方式方法不对。方向如果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还有关键的一点,遇到行有不得之事时,多多反求诸己,少一些从对方身上找原因,不然自己很难走出失败的漩涡。

孟子: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