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面的李善长对他使了个眼色:“太子殿下,不可僭越!”
朱标愣了一下,发现自己正坐在崇祯的龙椅上。
呃……
他此时还是太子,做皇帝的龙椅,老朱知道了非大嘴巴抽他不可。
识相的朱标赶紧起身坐在了龙椅前的脚踏上。
“我刚才累了,没太注意,大伙回去别和父皇说这事啊!现在说说退敌之策吧!”
闻言,常遇春上前一步:“殿下,末将可率三万骑兵冲入叛军中军,生擒那个狗日的闯王!”
常遇春善奔袭,曾经带着汉人组建的骑兵,横扫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
所以他此言非虚,而且极有胜算!
“不可!”
出乎众人意料,朱标当即否决。
这一战的关键不在于杀掉李自成,而是要消灭叛军的同时尽量减少伤亡。
因为除了李自成,还有关外的八旗,还有巴蜀的张献忠!
常遇春刚想争辩,却被一旁的徐达拦下。
“伯仁兄,此战关键不在擒贼王。”
擅长统帅重兵兵团的徐达,大局观非同小可,一眼就看穿了战场的宏观局势。
此时邓愈上前:“殿下,此地应属燕云一带,西北方向多山,地形复杂,末将愿领五千兵马设伏,挫其锐气,这样可以暂缓叛军锋芒,延缓其禁军速度,以便为京师布防争取时间!”
“设伏……确是一个好办法。”刘伯温说道。
敌众我寡,硬碰硬实在不明智,设伏打闷棍再合适不过。
朱标刚要说话,却被打断。
“懿文太子殿下,诸位将军大人,可否容臣说句话?”一个崇祯旧臣上前说道。
“当然,本太子把你们留下,自然可以畅所欲言。”
朱标话虽如此,但是心里根本不相信这些旧臣能有什么好计策,不然大明王朝也不会亡!
旧臣上前一步:“殿下,臣以为,不论是轻骑突袭还是城外设伏,都不是长久之计,闯逆五十万大军,您的天兵只有五万,调兵计策再完美,也很难完成十倍兵力差距的逆转取胜,但是您有太祖皇帝的传国玉玺在手,何不以此为号召,将闯逆招安,或是议和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李自成提出条件要我大明半壁江山,你也给吗?!”朱标大声咆哮道。
朱标清楚,眼下胜负还不明朗,这个崇祯旧臣招安的点子实际上就是投机。
计策成了,避免干戈他算有功。
计策不成,两边大战,不论谁胜谁负他都可以两面讨好。
“身为朝廷命官,不想着为国献策击退敌军,却绞尽脑汁想着投机自保!大明就是亡在你这种人手里!来人,将这个贪生怕死的东西给我扔到诏狱去!”
闻言,崇祯旧臣吓坏了:“臣冤枉!臣冤枉啊!臣不过是上奏己见而已!绝无投机的意思啊!”
“你冤枉?我大明建国二百六十多年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古今以来只有我大明有如此风骨!难道要坏在你这小小臣子手中吗?再有妄谈议和者,杀无赦!”
“都给我听好了,对一心想亡我大明的闯逆,没有和!没有退!更没有降!唯有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