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弟子冯碧海山中游历时,途经一处道观。冯碧海远远观望,见道馆宏伟异常,心中一阵欣喜。不知道观众所拜是哪位高人,自己也好参拜一番。于是加快脚步向道馆而去。所谓望山跑死马,等到冯碧海走到道馆山门前时,天色依然渐暗。
临近的冯碧终于看见牌匾上道馆的名字,太虚观。但是冯碧海驻足于门前,不再向前。此时天色不早,但是道馆内却没有一丝光亮,而且其内阴风阵阵,没有一点道家的庄严肃穆。冯碧海心中盘桓一二,于是决定下山先做打探。待明日天亮再进馆一探究竟。
冯碧海在山脚下的一处小山村中寻了一户人家,叩响了院门。开门的是一位老者,老者见冯碧海道士打扮,颇有一番仙气,没多说话把冯碧海迎了进去。冯碧海与老者寒暄过后,道明了出处与来历。随即开口问道的道馆的事:“老丈,此山中道馆名唤太虚,是何来历。山门虽然雄伟,却为何没有香火之气,反而阴风阵阵,让人生寒?”
老者叹息了一声娓娓道来:“山中的太虚观是一位叫太虚子的高人生前所建。太虚子观中修道百年,从而羽化登仙。留下了这一座道观,无人打理的道观很快就破败了。太虚子飞升之后,多年来附近一直收成不错,于是有人提议重修太虚观,以感念太虚真人保佑之德。就在人们修葺完太虚观后,从观里的深井中,打捞出来一具骸骨。
奇怪的是骸骨的头颅上竟然钉着一枚长钉。人们拔下了钉子,掩埋了尸骨。就是从这以后,每年去观中上香之人总是莫名其妙的失踪。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以为是香客进山迷了路。但是随着失踪人数的增加,观中晚上开始传来阴森之音。大家都非常害怕,觉得观中肯定有妖魔作祟,于是都不再踏入观中。但是时间不长,附近村子中中也经常出现消失人口的事情。
大家伙也请道士和尚的来做法事。但是无一例外,进了道观之后就再也没人出来过,云虚观自此就成了一处魔地,没人敢去哪里了。”
冯碧海听完老者的讲述之后不由的生出一股怒气道:“我道家清静之地,岂能容忍妖物作祟。老丈放心,明日贫道就去那道观之中降妖除魔。还此地一个太平人间。”
老者听完连连摇头,摆手道:“道长虽然仙风脱俗,一看就不是凡人。但是之前请的也不乏道门中人,皆是毁于妖孽之手。道长年纪轻轻,千万不要鲁莽呀。”
冯碧海听完老者的话,笑了一笑,没有反驳。谢过了老者之后就开始闭眼打坐,心中盘算着明日对策之法。
第二天一早,冯碧海便拜别了老者。独自一人来到了道观门前,推开门之后。观中顿时鬼泣声然,阴风大作。冯碧海单手掐诀,气聚丹田,大喝一声:“何方妖孽,还不速速显形!”话音刚落,只见四面一道涌出数个人形鬼物,张牙舞爪的扑向自己。冯碧海闪转腾挪,然后手中印诀飞出打向鬼物,法印接触到鬼物之后光芒乍显,鬼物凄厉的惨叫一声后便消散无形。随后冯碧海双手结印,一个更大的八卦法印冲向剩下的一众鬼物,刹那间便将众鬼物尽数击溃。
四周安静下来之后冯碧海心中顿感不安。寻着四下浓郁的阴气,眼睛便看向了院中的一口枯井。正在此时,枯井中缓缓飘上来了一个老道。老道须发皆白,仙风道骨。转眼间已经到了冯碧海跟前。冯碧海正眼观望,老者虽然仙风道骨,但是面目狰狞,且在阳光下看不到身影。顿时心中一凛,立马明白眼前之物就是此地罪魁祸首。
说是迟那是快。阴森的道人身形飘忽的扑向冯碧海,冯碧海见状身子一歪躲了过去,顺势又窜出了丈许距离,与此物拉开距离,防止被上身。阴森道人见冯碧海躲开后,桀桀怪笑了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