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雨夜无声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第20章 第二十章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张爱玲

易卫东睁开眼睛,一下子被光线刺痛,条件反射地又闭上。等到眼睛适应了光线,他这才慢慢睁开,发现自己躺在加油站的地板上,身上盖着毯子,他本能反应的想摸自己的枪还在不在。

李飞等人发现易卫东醒来,连忙上前问道:“你醒了,感觉怎么样?”

易卫东强撑着坐起来,面色苍白但语气很紧张:“我没事,队长,我…我的枪。”

“别担心,你的枪没丢,铁心已经把你的枪收好了”

易卫东挣扎着坐起身,忍着头部的刺痛开口问道:"队长,之后发生了什么?其他战友他们...."

李飞脸色一沉,缓缓道:"局面一度十分混乱。我们赶到时,除了你被几名战友移到安全区域,大厅里已经乱作一团,人群都在四处逃窜。"

"我试图稳定秩序,但有人趁机开枪,制造更大恐慌。为避免更多伤亡,我只能命令队员带着能救的人先行撤离。"李飞自责地低下头,"没能完成任务,没能保护更多人,我失败了,不过核电厂已经安全停机了。"

易卫东沉默着,思绪飘回那场混乱。自己也对失控的局面无能为力,甚至差点丧命。沉甸甸的歉疚感压在两人心头,空气一時凝滞。

回忆逐渐复苏,易卫东想起了高嘉被杀的场景,还有自己被袭击倒下的那一刻。一想到高嘉和其他牺牲的战友,易卫东的心就像被狠狠揪住一般,疼痛难忍。

如果自己当时多保持警惕,也许就能阻止孙强,也许高嘉他们就不会死。这种强烈的自责和懊悔充斥着易卫东的内心。他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独自活了下来?失去战友的悲痛几乎让他窒息。

这时,眼前模糊的景象突然变得清晰起来——高嘉倒下的瞬间,还有其他牺牲战友的脸。易卫东泪水夺眶而出,他知道这辈子都无法释怀了。他必须活下去,哪怕伤痛再难忍受,他也要让战友们的牺牲有意义。

“你刚才受了伤,有可能是脑震荡,请让我来检查一下。”李惠要上前给他看看,易卫东连忙摆手:“不必了,我自己可以处理,谢谢你了。”

“别逞强了,身体是小事,性命要紧。”李惠劝道。

易卫东沉默了,心中五味杂陈。他习惯了独自面对伤痛和死亡,从未向任何人敞开心扉。但在这群人真诚的关心下,他的伪装开始松动,强忍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他们都走了......我什么都没能做到......”易卫东的声音开始颤抖,他死死盯着地面,不去看任何人的眼睛。

李飞等人相视一眼,都明白易卫东内心的自责和悲痛。他们并不多说,只是静静地陪着易卫东。有时,话语似乎显得苍白无力,有时候沉默才是最好的慰藉。

泪水在易卫东眼眶中汇聚,他死死咬着嘴唇,试图忍住这苦涩的液体。但泪滴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争先恐后地涌出,不受任何约束。它们滑过易卫东坚毅的面庞,划出一道又一道闪亮的痕迹,最后在下颌。这汪泉源源不断,似乎要将易卫东心中所有未宣之痛都倾倒而出。

他用力闭上双眼,但泪水还是从眼角渗出,就像清晨沾湿窗棂的微雨。他紧咬的唇角也有了松动的迹象。易卫东用力按压太阳穴,可是泪水蒸发后,留在皮肤上湿润的触感暴露了他的脆弱。这泪,成了他悲痛的证人。

张夜雨看着易卫东流淌的眼泪,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悲悯。刚才夏文慧简略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下。他不知这个军人经历过怎样的痛苦,才会隐藏在坚强的外表下。一个人,究竟能承受多少伤痛和失去?

张夜雨的目光转向窗外破败的景象,面容上泛起一丝沧桑。记忆回溯到多年前,他也曾像易卫东这样,跪在故友的坟前,泪水止不住地流淌。那时的悲恸与绝望,至今仍记忆犹新。

人到底要经历多少离别,才能学会面对死亡的冷漠?张夜雨不禁自问。他见过太多生命的逝去,经历过这座城市从繁华到破败的沧海桑田。亲人、挚友一个个离他而去,只剩他还在守望这个破败的世界,在绝望中等待最后的审判。

张夜雨轻轻闭上眼睛,他已不再为逝者流泪。余生不长,他必须坚强自持,为那些还活着的人带来希望。这也许就是面对失去的方式,为死者继续生,为生者继续死。

当眼睛再次睁开,易卫东红肿的眼眶提醒着张夜雨,他并不孤单。因为活着的人,都在经历相似的苦难。这份共情,将是拯救的开端。

李惠还在犹豫地望着人群,虽然相处了几天,但她与这些人还不是太熟悉,想起李飞真诚恳求的目光,她怕直接提出请求可能会遭到大家质疑。咬咬嘴唇,她鼓起勇气走向了卢思帆、张婷几个女性。

"我有事想拜托你们。"李惠把话说得委婉,"是这样的,那个伤员还要需要观察几天,另外他目前的状况也不允许他继续执行任务,所以李飞队长请我们能不能照料那个伤员几天?但我一个人恐怕无法劝说所有人。你们能不能先帮我跟其他人说说,争取大家的支持?"

卢思帆和周蓝蓝对视一眼,还没来得及做表态,张婷这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却很快说道:"我弟弟也是军人。那个伤员确实需要人照顾,我会想办法说服其他人的。"

加油站内,十几个幸存者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低声交谈、或沉默地发呆。有人仰头靠在墙上闭目养神,有人面带苦闷地弯腰整理背包,也有人面带敬意地抬眼望向那个伤员易卫东。

易卫东独自一人坐在角落,头部绑着厚厚的布条,面无表情地低头整理武器装备,因为他知道,还有任务要去完成。

突然,张婷站了起来,她神情严肃地扫视着这些或疲惫、或警惕、或漠不关心的人,然后开口说道:"各位,刚才李飞队长恳请我们能不能照顾几天这个伤员,大家也看到了,他并不合适再去执行什么任务了,我理解大家面临的困境,但是还是请求你们能接受并照顾他。"

"我有个弟弟,也是一名军人。我太理解那种对使命献身的精神了。每次弟弟出任务,我都担心得睡不着觉,生怕有一天会收到噩耗。"

张婷的眼中浮起一层湿润,她艰难地咽了口唾沫,继续说:"我能想象,这位军人也一定有亲人朋友在等他。我们能给他提供照顾,就是对他至亲的守护。"

"其次,我请求大家,要保持人性和善良。"张婷扫视着众人,语气更为恳切。

"我曾遇到一个面容严苛的老人,我本能地避而远之。后来才知道,那老人每天在收容所照看无家可归的人。外在和内心,往往大相径庭。"

"同理,我们不应因为他是军人就归类刻板印象。他也有软弱,也需要温暖。宽容与怜悯,才是我们的希望。"

"最后我想说,活下去,需要力量。但力量可以有很多种,不只是武力。团结互助,就是最强大的力量。一个人的软弱会影响所有人,一个人的力量也能拯救所有人。我们可以成为他的力量,他也会成为我们的力量。"

张婷深吸一口气,神情凝重地说:"我请求大家,保持人性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这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她语毕,目光真诚地凝视着人群。她的话语似乎触动了人心,众人的态度开始有所松动。

张婷的这段话,让在她身后的王涛刮目相看,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个相貌平平的女人也会有感性的一面。他原本以为张婷只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妇女,没想到公开演说时这般镇定从容,发表观点时理性又感染力十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