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是不可能空手的。有系统在,姜禾怎么可能甘心空手而归。
到底还是让姜禾规划出了一个最佳路线。
“走这边,大伯。”姜禾在姜大山的怀里,拍拍他的肩膀。
“好嘞!”一看姜禾有方向,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果然,没走多久,姜禾就喊停。
大家都莫名,在姜禾开口之前,试图找找有啥东西,可啥也没看见呀。倒是有板栗树,可那板栗,早被勤劳的梨花村人薅秃了。
姜禾看大家都一脸问号,也不卖关子,又发现一种蘑菇,而且这个蘑菇在现在还不便宜呢。价格高达一两银子一斤!可比那甲鱼还贵!
长在板栗树上的这个蘑菇叫做栗蘑又叫灰树花,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吃。
姜禾记得她看过一篇科普说,栗蘑周身是宝,素有“真菌之王”和“华北人参”的美誉。其所含的Fe、Zn、Ca、P及多种微量元素食之可避免多种营养缺乏症。VB和VE两种营养素能促进人体生长,增进食欲以及延缓衰老和增寿的功效。
这玩意在她们那个时代也是不便宜呢!
姜禾把栗蘑的重要性和大家科普了一下,所有人顿时连呼吸都想放轻,生怕把蘑菇给吹坏了。
还是这个时代信息比较闭塞,有些常见的东西,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就像人人都知道人参,可就算人参长在梨花村人眼前,他们也认不得,因为没人告诉过他们人参到底啥样子。
也是所在的地方比较低洼,湿度还够。不然这几个晴天下来,想见到蘑菇都困难,更别说栗蘑了。
姜大山询问姜禾:“妞妞,这栗蘑就正常采蘑菇那么采吗?”
“对,大伯,你就正常采,尽量完整的给它采下来就行。” 姜禾说道。
“这栗蘑一个的个头都抵得上好些个蘑菇了!个头不轻。”姜大山看着栗蘑感叹道。
三兄弟在旁边打下手,最终这个栗蘑还是被完整的采下来了。正好占据了一整个背篓。
就这一下,今天这趟山,上的就值了,接下来的路程就更没有压力了。
接下来就是姜禾边收录陌生植物,边采需要的草药。顺便让姜大山多挖点其他草药,等她回去炮制一下,看能不能去药房卖掉。
家里这么多口人,光靠种地肯定是吃不饱饭的。还是得多想想办法,老是这么薅这座山,像梨花村这种薅法,迟早会被薅秃的。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谁家肚子都吃不饱,还考虑什么可持续发展啊!你去说不要把山药挖光,留点明年继续长,他肯定骂你多管闲事。
就这么一路挖啊挖,看天色差不多,姜禾等人就打算下山了。背篓也差不多装满了。
肚子饿了是小事,主要是不能进太深的山。万一碰到野兽啥的,他们几个可够呛能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