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铺好一件棉袄的棉花,准备绗缝时,她偶然抬头朝窗外看,马嫂带着她十五岁的儿子马小强在帮忙。
秋霜赶紧起身,去厨房烧茶,又拿出还没来得及晒的柿子和给女儿准备的小点心端出去待客。
“看你那么专心,没想打扰你。这下好,没做什么,还让你劳神出来招待我们。”
秋霜连忙摆手,对这位十分懂得人情世故的街邻,越发欢喜。
马嫂象征性用了点小点心,赶紧把她推进屋里。
秋霜也懒得客气,两个儿子的棉袄,一定要在下大雪之前做好。
还有石河的里外衣裳,也得给人配一套,起码过年能有新衣穿。
至于女儿的,如果做不来,过年前出去卖药材时,在外面买一套,也就是了。
主意拿定,秋霜心无旁骛,继续忙碌。
直到家鹰进来,问她该留马家母子吃饭吗,她才停手。
当然要留,帮忙一下午,说什么也要留下吃饭。
好在家里菜多,秋霜马不停蹄去做饭。
马嫂见被挽留,只好跟进厨房帮忙。
一场饭做下来,秋霜得知,她男人做泥瓦匠,经常在县上或者城里,家里只剩他们母子,还有个瞎眼的婆婆。
秋霜心思微动,最后还是没提。
有些事,到眼面前在说,不要还没开始,弄得人尽皆知。
沿着山墙一侧,牛棚搭得像房子,几乎和房子差不多高。
两个门,一个放农具什么的,一个栓牛,甚至在栓牛的地方,还有一排方便排水清洗的沟槽。
在旁边,是一块还没开垦的地,可以种菜,正好牛粪为基肥,一点都不浪费。
摆饭时,秋霜特意每一样夹了些,让家亮给马家婆婆送去。
马嫂很健谈,一顿饭吃的和乐融融,她还要留下来收拾碗筷,被秋霜制止住。
临走,秋霜又把山上摘的柿子,给了大半篮子。
夜深,石河也回去后,家鹰说起今天进山,只是带了些柴火回来,菌菇几乎没有。
秋霜安慰他,“真要漫山遍野都是,那就不值钱了,被咱们连续摘了好几天,已经很不错了。看晚上梦里,娘会不会又梦见高人,说不定,明天,会去找到好东西。”
家鹰这才心满意足睡去。
秋霜很苦恼,发财这厮,就不能直接告诉她,哪里埋藏一批宝藏?
何需这么辛苦,这么慢地搞钱?
不,不行,那样一家人就危险了,还不如这样,稳妥,又不会被怀疑。
心情从狂躁到平静,也就是一个念头的时间。
自从穿书而来之后,秋霜越来越发觉,自己脾性温和的不像她。
翌日,家鹰和家亮提早起来,他们和石河说好,一起去买套车的配件。
顺便,带早点回来,免得娘亲又要辛苦起来做。
秋霜也没偷懒,昨晚把棉袄雏形给家亮试过后,今天争取赶工出来。
等到牛被牵出,身后拖上两个车轮的一辆木板,两侧还安装不低的侧板上,一辆牛车,总算是基本齐备。
石河带上三个孩子,在镇子周围走上一圈后,一家人快速用完早饭,即将出门。
这一处地界,很好打听,许多镇民们都去那温泉泡过澡。
只有秋霜一家子,是第一次听说。
石河赶车,两个儿子一人坐一边,把牛车上宽宽的位置留给秋霜和红红。
今天出门,还能见到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谁也不会想到,午后,会天气骤变,一家人,差点都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