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临睡前,秋霜和儿子们,把自己的打算说了。
把菌菇采回来,先放在家晾干,等到积攒多了,便一股脑送县上去,或者城里去,那样能卖的价,不仅更高些,还被发现的风险也小。
反正,晾干又不要什么技术,只要不让它发潮发霉,被鼠蚁爬就好。
秋霜在这四间厢房转了又转,最后决定,把最宽敞,有两扇窗,刚刚准备分配给家光的房拿出来,明天她就先买两个大簸箕回来,下一步花钱叫个牛车,去山上弄几个大树干回来,绑缚支起,就是个多层晾架。
两个儿子一听,立刻双眼放光。
家鹰急急道,“那我们可以多采些,回来时等天擦黑再回来,别人问起,就说回明家拿东西。”
家光附和,“对对,竹篓上面盖层树叶子。”
秋霜欣慰点头,让兄弟俩带着妹妹先睡。
垫絮盖被都是屋主留下的,泛着一股霉味和汗臭气。
秋霜总觉得膈应,打算明天去买一套新的。
反正现在也有点小积蓄,总不能过的太苦。
翌日,天阴沉沉的,寒风一阵阵的刮,几乎钻进衣领里。
秋霜依旧起的比孩子们早,在厨房煮了一锅白米饭,用青菜和肉,一起混合,炒了个菜,又做了几个素的面饼。
天太冷,加了肉的饼,吃的不舒服,素饼正好。
等晚上回来,再吃些好的,补充营养。
兄弟俩起来后,各自麻利洗漱,吃着娘亲做的白米饭,不吃菜,都是香喷喷的。
这比明家的成天野菜粥,简直天渊之别。
“你们俩注意,别太晚,山路不好走,太晚容易崴脚。
回来时还没天黑的话,就在外面些买些吃再回来,别饿着。”
弯腰把家亮的鞋检查个遍,发现鞋底已经磨得很薄。
直接拿出昨天买的新棉鞋,“换上,那双不经磨,容易摔跤。”
还想拒绝的人,被大哥按住手腕,点头示意。
家亮嘟嘴,最后还是利索穿上。
兄弟俩出门时,秋霜并不打算送。
而是拍打发财的屁股,“跟上去,多注意些,晚上回来给你吃大肉骨头。”
尾巴摇出残影,发财默默跟上。
人多目标大,她们是趁机会赚钱,万万要小心。被发现,这条财路就会被抢走。
把家里收拾一番,叫醒小女儿,母女俩用完早饭,秋霜就去买棉花絮和簸箕,还有菜。
哪知,前面走着,正拿着麦芽糖吃的小女儿,背上背着刚买的两床棉絮,手里提着装的满满的菜篮子,秋霜就被人拦住。
抬眼一看,打算直接绕过。
小姑子明天月,明家最小的一个女儿,比她还大两岁,生的一个女儿,却只有三岁。
结婚好多年都不生,前几年丈夫买了个妾,却如同母鸡下蛋似的,每年都生,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而她,好不容易在二十八岁才怀孕,生了个婆婆皱眉头的丫头。
因为是老幺,出嫁时何氏给的嫁妆也还算过得去。
哪知,丈夫不争气,不仅把嫁妆给败光,还因为她生不出孩子,在婆家大受磋磨。
后来买了妾,剩下一窝的孩子,对于这位嫡妻,就更是没什么好脸色。
只有明天月回娘家哭诉一番后,何氏就会补贴点银子。
等到拿回婆家,还没焐热,就被丈夫给收刮走,就这样如此反复,直到如今。
对于这个小姑子,原身的秋霜是恨她的。
自己拿捏不住丈夫,就到娘家收刮,那其中,便有她辛辛苦苦交出去的公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