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八十年代小娇妻 > 分卷阅读159

分卷阅读159

对村民们来说,四个轮子的小轿车, 看过多少次都不嫌够, 越是知道这车的价格, 他们围观得也越起劲,不仅呼朋唤友,还有特别热心肠的跑去喊了苏支书一家。

倒不是觉得苏支书也跟自己似的爱凑热闹,而是前几天苏支书一家从镇上回来, 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好似从天上掉下来一叠大团结的表现, 太过太深入人心。

在他们孜孜不倦的探听下,渐渐拼凑出了事情的始末,原来是高考分数线出来,不仅是全村的希望苏振华稳定发挥, 有望成为他们村甚至镇里第一个考上清北的才子,跟着谢先生去首都补习的苏小美似乎也考得很不错, 最是低调的苏支书都亲口承认他们家可能要出两个大学生了,可见是十拿九稳的。

说起来, 苏支书他们一家虽然不想太惹眼,可小闺女跟着谢先生离开不久,十里八村的人陆续都知道她是去求学的,因为那段时间流言满天飞,漂亮水灵的小姑娘莫名其妙跟个成年男人离开家,自然是猜测什么的都有,直到苏家老大从首都送完妹妹回来,到处跟人炫耀他妹在首都念的高中有多么重点多么难进去,谢先生还给她请了什么家教,相当于几十年前的私塾先生。

乡亲们不知道什么叫家教,还能没听过私塾先生么?问就是他们普通老百姓想象不到的快乐。

而且旧社会的地主老财家里,能请一两个私塾先生就够奢侈的了,苏家老大居然说谢先生给他妹每门功课都请了一个家教,真真是有钱烧的慌。

苏大哥说得绘声绘色,乡亲们听得啧啧称奇,很多人这时才恍然大悟,就说世上没有傻子,苏支书不收谢先生的十万酬谢,是为了请这位大人物抬抬手送他闺女进大学啊。

苏支书的小闺女是镇上乃至大半个县城的名人,随着她办的那件丰功伟绩流传开来,关于她的生平也渐渐被扒出来,甚至连学习成绩都一度成为谈资。

兰溪村名媛的小学初中成绩比较优秀,没什么讨论点,但她高中两年,每一次稳定坠机般的分数,概括成三个字就是黑历史了。

但凡上过几年学的,听到这成绩都能出来指点江山,信誓旦旦表示再给苏小美两个脑子,她都别想考上大学。

对这双龙凤胎都寄予厚望的苏支书,大概是不想放弃的,宁愿用一笔他们可能这辈子都赚不到的巨款,换取小闺女进入大学的机会,成绩不够老师来凑,送她去全国最好的高中,跟着最厉害的老师,还有那什么一群围着她一个人教导的家教先生,这样的条件,是个傻子怕也能开窍。

对于苏支书的选择,一向支持苏支书工作的村民们都表示不理解,男孩考上大学还能出人头地,女孩子要那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