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厮混的六个结拜兄弟现在成了六个大圣,加上猴子这个「齐天大圣」就是七王变七圣了,就是不知道这群随心所欲的妖王会在北俱芦洲掀起怎样的浪潮来。
裙:945931705
第1章 北俱芦洲
==============================
北俱芦洲,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纵广一万由旬。
北俱芦洲之上,并非全是妖魔鬼怪在过活,这里有人居住,更是有着一个很大的国家。
和其它三大神陆不同,北俱芦洲上的人是非常有特点,与其称呼他们为人,倒不如说是神仙妖怪一辈更为合适。
其神陆上之人,人身长三十二肘,约身高十五米左右,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
北俱芦洲之人,一生无忧,这里人人都长得俊美无比,没有美丑之间的差异,人人性格和睦,不会有所争纷。
在北俱芦洲上,人们所过的生活也是惬意无比,他们饥饿的时候,就从路边采摘自然生长出的糠米,放在路边的锅中,锅下放上焰光珠,饭自然而然就熟了,而且味道相当鲜美
当然,如果不想自己做饭,也可以看路边有谁在做饭,去凑着吃,只要米放在锅里,五人吃就有五人的量,再来五百人也够五百人吃。
只要做饭的人不起身,一直可以在这锅里吃饭。
休息的时候,路边有一种树叫曲躬树。这种树的特点是枝叶相当的茂密繁盛,雨水不会从缝隙间落下来,可以在树下休息。
还有一种树叫做香树,结的果实中可以当作食物、饰品、衣物等。
这里的人没有情感上的纷争,只要求爱之人和所求之人产生眼神的对视,两人就可以携手来到树下。
如果两人有血缘不可以通婚,那么树就不动,反之树就会弯下腰,用枝叶为两人做一个小屋,可以在其中完成繁衍的重任。
孩子也不需要照顾,放在路边即可,来往的路人见到孩子,把手指伸在孩子口中,就能喂养孩子。
这里的生活安静、和谐、富足,却被佛教视为八难之地,更是被天庭作为魔窟之地看待,北方真武大帝常年领着天兵天降驻守于此。
人所听闻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并且就算是看见的也不一定会是正确的,只有用心去思考才能明辨自己想要得到的真相。
北俱芦洲明明应该是世人向往的伊甸园,但却被天庭和佛教都是视为大敌一样对待,自然也是有相当的原因在内的。
只是初来乍到的孙悟空并不太清楚内幕,他一来到北俱芦洲之人所居住的城池后,就兴致勃勃的沉浸到其中去了。
这里人人都身高十五米,说话交谈都是和睦有礼,并未看见有人出现过争执,完全不同于猴子在其它地方看见的世俗场面。
觉得好奇和惊讶,孙悟空也是干脆摇身一变成了十五米高,变成了北俱芦洲之人的样子,有样学样的混入其中来探探情报。
至于猴子他的那六个妖怪兄弟,现在都是各个自称「大圣」去找北俱芦洲认识的妖怪朋友熟络关系去了,正所谓出门在外靠朋友,多结交朋友才好办事。
孙悟空本人是属于人生地不熟的情况,所以牛魔王是直接建议他去到北俱芦洲有人生活的城市看看,多了解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
确实,北俱芦洲上有人生活,并且生活方式完全出乎了猴子的想象,这大概只有在普通人梦中所织绘出的画面,是实际出现在了被称之为「魔窟」的北俱芦洲上。
行走在由黄金和玉石所铺成的道路上,猴子看着道路两侧随手可摘的繁盛果树,树上的果实看起来香甜可口,他顺手摘了一个啃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遥看路上的人,这些人脸上都是挂着和睦的微笑,仿佛一切的负面情绪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整就是一个幸福快乐的桃花源。
“好诡异......”
吃完了手里的果子后,猴子才暗自吐槽了这么一句,他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怎么觉得,但现在是注意到了事情,这里所有的人脸上除了和睦的笑容,根本就见不到一个有遇见伤心事难过的。
确实,寿命长达一千年,每个人都是衣食不缺无忧无虑,他们不用为了生活而操劳,爱情结果之事都是由树来决定,不会产生多余的忧愁烦恼来,北俱芦洲之人过着如此令人羡慕的生活,若是说会有什么伤心不满就怪哉了。
可是———哪怕是神仙都会遇见不称心如意的事情,那些与天地同寿的仙人,更是在三界逍遥好不快活,可就连这些人都会有时遇上难事唉声叹气,这北俱芦洲之人难道还能比神仙更自在快乐的吗?
显然不会,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藏的内幕,于是在引起猴子的关注后,他就混入城中去打探消息了。
——————————————
另一方,在孙悟空拉着他的兄弟朋友去往北俱芦洲后,三藏这边是遇上了一些麻烦事情来。
唐皇着手对大唐国进行全方位上下的改革后,本是有菩提祖师门下弟子这一堆仙人门徒相助顺利无比,可现在端得出现了一些变故。
有妖怪频频入侵跑到唐国境内害人吃人为非作歹,而唐国内的佛教门徒此时纷纷起身,统一说法是唐皇的改革举动是犯了天怒遭了报应,是当停手才好。
因为改革这一动作本身就是侵犯了土地主们的利益,于是现在就有一大群人借此机会跟风造势起来,这谣言四起根本就逮不住是哪些家伙在从中作梗,而很多脑袋不太灵光的老百姓还就真的听信了谣言,纷纷谴责起唐皇这的不好那的不好来。
妖怪的入侵和佛门弟子发难这事儿根本就不用去猜了,肯定是佛教做动作无误,要知道菩提祖师现在是正大光明的派遣门下弟子来协助唐皇,对于须菩提所要做的事情,佛教上下的人又不是瞎子,有人对着干捣乱也不奇怪。
虽说三藏要处理这个事情来并不麻烦,但现在可是改革的紧要关头上,结果被佛教来了这么一手搞了个岔子后,整的大唐人心上下不齐,唐皇表示又得要加班掉头发解决困难才行了。
跑进大唐内的小妖怪们,就让菩提祖师的弟子去降服,而厉害的妖怪,三藏她就亲自出马一个个逮着揍,妖怪们造成的混乱很快就平息下来了,可是现在难题在于那群佛门弟子身上。
这些大和尚们顺势来了一句「天怒人怨」,结果有不少地主阶级的人趁机造谣起来,弄的百姓信以为真,现在想要将事情平息下来相当麻烦。
一个是造谣的人太多了,这法不责众的难题在那个时代都存在,就算是唐皇想抓几个人来杀鸡儆猴都不成,因为带头搞事的是一群和尚们,想要砍了这群和尚的脑袋可是麻烦,只是用造谣这个罪名按上去就有些显得残暴不仁了,唐皇可不愿意这么做。
一来二去之下,唐皇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合作伙伴身上,他该做的工作都全力去干了,可麻烦上门来了,这活该你们去整了吧?
对此三藏自然是不好推辞,她在面见了唐皇之后先是去了一趟金山寺见了见化身法明长老的迦叶尊者,而后又是下到地府当中找了地藏菩萨。
在来回走了这么一趟后,三藏就回到了大唐国内,再次面见唐皇的时候回复道:
“不用再担心谣言四起的问题了,马上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全部都会闭上嘴。”
“这.....朕想知道你们是准备如何做?”
对于唐皇好奇的问题,三藏只是平淡的告诉了他。
“让那些人去地府走上一遭,知道造谣下了地狱是何等下场便是。”
“............”
被这回答给下了一跳且又无话可说的唐皇,是的———有特权的大佬就是这样任性,直接从根源上把麻烦结局了。
三藏找了地藏菩萨来处理这事后,就是地府直通车观光一日游,把那些造谣生事的人带去拔舌地狱体验一回,等感受到诽谤生罪的下场后,所有人都就得老实了。
如果不想真死后坠入拔舌地狱享受无尽的拔舌之刑,现在就老老实实闭上嘴别说话,地府当无事发生还来得及,想必只要不是个蠢货都知道该怎么做吧。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问题给平息下来,见到这次的事患不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影响后,三藏她就将事情重心放在佛教上面了,从目前的情况看.....佛教是不会看着这事情坐视不理了。
考虑到佛教以后有可能来捣乱造成更大的麻烦,三藏她细细思索了下后,就决定去找觉者商量一下,要防患于未然才行。
用上腾云驾雾的神通,从大唐到花果山的路程并不麻烦,只是用了一盏茶的功夫,三藏她就到了花果山,进到了水帘洞当中,而所见到的依然是偷闲摸鱼无所事事的觉者。
这时的三藏并没有开口谈论正事,她是有些奇怪的询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