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良疑惑道:“这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为了强夏吗?”
白苏缓缓停下脚步,目光看向身边的姬良:“敢问子房,为何想要推翻大夏?”
姬良纤细的黛眉紧锁,银牙紧咬道:“因为那始皇帝灭掉了韩国,无数国人战死沙场,如此国仇家恨,怎能不恨。”
白苏继续问道:“如此大恨,确实不能轻易忘记,那再问……子房推翻大夏之后,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
姬良檀口微张,神色一时愣住了,此事她从来没有想过。
白苏喃喃道:“继续回到那个你今天夺我城池,明天我斩你数万兵马,天天狼烟四起,没完没了的乱世吗?”
姬良陷入了沉默。
白苏说道:“单纯推翻大夏,是改变不了局面的,与其抱着恨意,不如为现在的韩地之人,谋取一条康乾大道。”
“灭掉六国的人不是大夏,而是六国本身的一众选择啊,修建都江堰,把巴蜀之地变成天府之国的李冰,是韩国人。”
“变法强国,推广耕战制度的商鞅,是魏国人。
“横强联盟,以他国之强,以强大夏的张仪,也是魏国人。”
“提议远交近攻,逐步壮大自身国力的范睢,同样出身魏国。”
“当朝的丞相李思,乃是楚国人,无数为大夏立下赫赫功绩之人,皆出身于六国。”
“我现在想做的事情,就是给予六国的无数寒门,一个同样机会,让他们也能如同李冰一样,名垂千古,哪怕出身韩地,依旧有无数关中之人,为其拱手行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算韩人,在大夏的另一种重生?”
“还是说……子房在乎的,只是单纯韩国王相将侯的想法,还是那芸芸众生,无数韩地百姓他们心中的想法?”
姬良神色一滞,白苏最后的一句话,仿佛一记重锤砸在她的胸口上,一时让她隐隐有些喘不过气来。
是啊,自己心中一直想要复辟韩国,到底是为了王室,还是真的为了韩国的百姓?
什么尊严,耻辱,仇恨,怨念,这些都是贵族们才会有的想法。
那些芸芸众生的百姓,所想要的无非是饭桌上的四菜一汤而已。
昔日的咸阳由于国库太穷了,经常靠军队压迫强征徭役,让无数六国百姓去服繁重的妖异,不够在公子的帮助之下,国库已经日益充裕。
已经不再强征徭役,改为以工代赈,凡是去干活的人,每个月都能领到应有的赏钱,百姓心中的不满渐渐降低。
再加上击败了匈奴,占据了大片漠南草原,拥有了广阔的牧场,全面通商之后,大量低廉的牛羊牲畜,每年源源不断的流入了中原。
坊间羊肉的价格不断的下降,哪怕一些寻常百姓,逢年过节也能买上几斤,尝尝鲜。
这是以前的中原百姓,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如今不但伙食得到了改善,还可以去私塾读书识字,参加科举,就连考试的过程,公子也在想办法保证公平。
这样的大夏,还真的要继续推翻吗?
就算真的推翻成功了,复辟了韩国,自己能给予韩国百姓,现在的生活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既然这样那为了少数贵族的利益,去推翻大夏就有点不值得了。
姬良在沉思许久后,目光看向白苏:“公子我思考了许久,改变想法了,我放弃推翻大夏了。”
白苏脸上一笑:“你能够想通就好,那你将来准备怎么做?”
姬良深吸了一口气,一脸正色道:“我决定扶持公子,谋朝篡位。”
“咳咳……”
白苏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看到四周没人,便拉着姬良回到白府中,关上门,神色古怪道:“你……你怎么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正如公子所说的一样,如今的大夏在公子的添砖加瓦建设之下,已经完全变了一番模样,继续保持现在的样子,对于韩地的百姓来说好处更多,只是……”
“咸阳宫里那个女人,昔日的所作所为,我又怎能忘记,她灭我国家,毁我都城,还派兵四处通缉我,甚至……还曾一度派兵把公子抓到咸阳。”
“她的所作所为,我又怎能忘怀,既然公仇没法报,那我就报私仇。”
“我会帮公子出谋划策,在朝中逐渐独揽大权,等将来时机成熟后夺了她的皇位,让她也体验一下,被人压迫的滋味。”
白苏看着越说越兴奋的姬良,不由眼皮抽了抽,本想劝她放弃复仇的想法,没想到反而给了她一个更为大胆的思路。
果然不管外表再怎么温柔似水,她还是那个恐怖分子头子啊。
他突然一把抱住了姬良纤细的腰肢,将她揽在怀里,一边朝着里屋走去,一边说道:“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危险,需要帮你治治。”
姬良双手拦住白苏的脖子,惊慌道“公……公子你帮我治治,脱我鞋子做什么。”
“当然是要帮你……根治!”
白苏脸上一笑,不等姬良开口,便一口吻在了她的嘴唇上,发动了进攻,右手沿着她的腰间滑落。
一时间,房间中只有粗重的喘息声。
一件件衣衫,玉带从床榻上随意的丢了下去。
姬良浑身酥软了下来,似水般的眸子满是迷离之色,躺在床榻上,望着面前的男人。
白苏看着她如此诱人的表情,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发动了进攻。
随手将床榻边缘的纱帐散落下来,房间内的光线骤然暗淡了下来,不多时,房间内传来一声压抑的声音,床榻很快便有节奏的摇晃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章 一日为师
白苏身为少良造,掌管咸阳工坊,私塾督办一事情,由他提议的政策自然没有不配合的道理。
很快,提议的“糊名,易书”之策,便在各地推广了开来。
此后,考生在交卷的时候,名字,籍贯,都会统统密封,防止因出身,籍贯得到批阅试卷官员的偏向。
至于易书,则是白苏专门派遣的一些笔官,他们会把试卷中的内容如实的重抄一遍,把抄录的备份去给官员批阅。
如此一来,也杜绝了根据笔迹的熟悉,进而舞弊的现象。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闲的无事的白苏,则开始划水摸鱼,今天陪着姬良一起看星星,明天陪着小皇女胡郂,一起下棋,好不乐哉。
这时光如梭,顺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