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诸位需要感谢的人不是我,而是当今的陛下,还有长使,白苏……白大人,这些都是长使大人所创,而且长使大人还特意吩咐过,纸张的价格绝对不允许超过一文钱。”
“一……一文钱!!!”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物比绢布还要轻,还要光滑,可是价格却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实在是太便宜了。
要知道,就连刻字特别麻烦的竹简,成本都要七八文钱,可这么方便的纸张,却不到一文钱,这……这分明就是做慈善啊。
那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摸着光滑平整的纸张,嘴里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位名叫白苏的长使大人,愿意将此物以一文钱的低贱价格,赠与天下读书人,真乃当世圣人也啊。”
“是啊,坐拥神物,却不据为己有,而是用于兼济天下,如此心胸,如此气度,实乃当世人杰啊。”
第八十四章 突如其来的消息
咸阳宫中。
政姐听着手下回报白苏最近的情况,朱唇忍不住翘了翘。
尽管白苏是第一次去少府上任,不过经验方面却是格外的老道,不但作坊置办的井井有条,在遇到财政紧张的问题后,没有直接过来找她哭诉要钱。
而是通过经商之法,自己解决了。
通过在咸阳城中开设大小店铺,进行变卖宣纸,以及专门派人带着宣纸,去拜访朝中的官员,贵族,城中的豪商。
进行上门推销,免费试用,介绍宣纸的好处,仅仅靠着怀里的一沓宣纸,就轻松的从一众豪商的手里,拿到了大笔的钱,作为订单。
这作坊还没怎么开始,正儿八经的生产呢,就已经大赚了一笔。
不但轻松的解决了少府财政的问题,还从上而下,完成了宣纸在咸阳城中的推广。
最让政姐感到目瞪口呆的是。
白苏明明是拿着贵族,官员们的钱办自己的事,顺便在咸阳城中做生意,给自己的龙门出版社捞好处。
利用公款,方便自己混吃混喝,提高少府的伙食待遇,还经常置办一些根本用不到的物件。
每天小酒喝着,点心吃着,一天在少府待的时间,超不过两个时辰,就提前翘班回家了。
可无论是他麾下的一众官吏,还是咸阳城中的贵族,亦或者民间的富商,百姓,都对他非常的满意,赞赏有加。
甚至,听说还有不少人,把将他称其为当世人杰什么的。
就连带身为始皇帝的她,因为麾下出了如此贤才,在民间的名声竟然因此提升了不少。
这让政姐心中又气又想笑。
她一想到自己每天勤勉执政,不批阅完百斤奏折就不休息,结果换来的是无数的暴君骂名,六国遗族每天都在想着刺杀她。
可是白苏却一天天浑水摸鱼,反倒落得一个少年英才,官风廉明公正,当世人杰的好名声。
这让她找谁说理去。
使者试探的问道:“陛下,长使大人经常利用职务之便,在城中置办点心,酒水,瓜果,香料什么的,要不要派人前去质问?”
政姐沉吟片刻后,说道:“无需问责。”
“为何?”
使者神色一愣。
按照陛下以往的脾气,有人敢这般胡作非为,应该重重责罚才是,怎么对白苏反而不管不问呢?
政姐盈盈一笑,说道:“这臣子有忠臣与贤臣之分,忠臣往往一片忠心,按照朝廷的规则行事,可是能力却有所欠缺。”
“同样的事情交给忠臣,很可能没有个三五个月,这事情估计都办不好,没钱了,就来找朕要钱,宣纸推广不出去,又只能向朕启奏,要人。”
“而白苏却是一个难得的贤臣,尽管他性格上或许有所欠缺,不过能力上却是堪称天下无双,颇有齐相管仲之风。”
“他没有向朕要一文钱,就把少府建造龙门出版社的事情,办的妥妥当当,而且还为朝廷增加了一门,日进斗金的生意,在民间广积贤名。”
“相比较他的功绩,这点混吃混喝,算得了什么。”
使者闻言,脸上泛起一抹犹豫之色。
他许久之后,忍不住问了一句:“若是让朝中的一些古板的官员知道了,恐怕会对长使大人看不惯啊,尤其是那些儒家名士。”
“那帮儒生……”
政姐纤细的柳眉一挑,沉吟片刻后,冷声道:“朕向来只看结果,不论方法,若是他们也能如白苏这般,偷着懒就把事情办好了,朕对他们也不管不问,若是不能,那就给朕闭嘴。”
“是。”
使者点了点头。
“陛下……”
“边关急报!”
就在政姐想着要怎么,犒赏白苏的时候,一个侍卫快步的走了进来,将一卷黑色的卷轴送到了她的面前。
上面还印着玄鸟的纹路,竟然是大夏等级最高急报。
莫非塞外出事了?
可是以蒙恬对匈奴的威慑力,以及她多年的统兵经验,加上中原精锐的装备,在战场上怎会赢不了一个小小的匈奴?
政姐立即接过卷轴,垂眸看去。
顿时,纤细的柳眉皱起,凤眸里闪过一抹凝重之色。
塞外果然出事了,不过与她想象的不同。
只见急报上面写着,蒙恬自从率领二十万精锐兵马北上之后,便联合月氏人,一路千里北伐匈奴大军,三战三捷,打的匈奴溃不成军,前期可谓一片大好。
匈奴被斩首数万有余,俘获牛羊马匹无数,匈奴连退数百里,阴山一带已经落入中原之手。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蒙恬准备补充粮草辎重,继续深入敌腹的时候,却突染了奇病,卧床不起,军心有所动摇。
而且,军中有不少士兵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四肢无力,腹痛,甚至昏迷等等。
匈奴放出谣言,说此乃草原狼神对大夏军队降下的惩罚。
这主帅病倒,军中乱象丛生,一时间军心动摇,有溃败的迹象。
尽管在大将,内史腾、蒙毅等人的整顿之下,中原的兵马主营扎防,靠着弓弩器械的优势,让匈奴骑兵暂时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