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烈轻轻地晃动着手中的茶盏。
看着茶盏中的茶水激荡。
“如今局势纷乱不断,乱相日益严重。”
“而外族,却趁此机会,壮大自身。”
“假以时日,必定霍乱我华夏大地。”
“本王不忍苍生受苦,愿继先祖之遗愿,重振大秦!”
霎时间,一股恐怖的皇道威严,弥漫整个大厅。
扑通。
扑通。
王融、王祥、王览等人齐齐跪倒在了地上。
王融老泪纵横。
“若公子不弃,我琅琊王家愿助公子重振大秦。”
“若公子不弃,我王祥/我王览,愿助公子重振大秦。”
秦烈上前,将王融扶了起来。
“王老,本王知道你王家的心意。”
“不必行如此大礼。”
王融定定地望着秦烈。
良久,他的手,猛地握紧。
“公子,属下有一事容禀。”
秦烈神色淡然道。
“你且说来听听。”
“公子,我父亲王仁曾任青州刺史。”
“在青州地界,颇有些贤名。”
“这些年来,朝廷以及青州地界,时常有人来请我出仕,只是我一直没有答应。”
“若是公子应允,我可以出仕,帮助公子。”
“令尊曾担任过青州刺史?”
秦烈眼眸不由地一亮。
青州位于徐州的东北部。
与兖州、冀州、幽州、徐州接壤。
也是袁绍、公孙瓒、曹操三家必争之地。
只是现如今,曹操才刚刚平定兖州,无力东进青州。
故而,青州的势力,主要是袁绍和公孙瓒。
而袁绍和公孙瓒在界桥对峙,正是他拿下青州的天赐良机。
“正是。”
王融点了点头。
“现如今,青州有不少的官员,还感念我父亲的提拔之恩。”
秦烈淡淡一笑。
“此事,倒是可以好好筹谋一番。”
“前些时日,锦衣卫来报,青州刺史焦和病重。”
“若你此时提出出仕,却是恰好合适。”
“说不得,你能够取焦和而代之,一举坐上青州刺史之位。”
在场几人,不由地大喜。
王览兴奋道。
“如此天赐良机,父亲万万不可错过了。”
王祥也是大喜。
“父亲大人,若您愿意出仕,这青州刺史非你莫属。”
王融轻叹了一声。
“之前,我之所以不出仕,不过是因为官场黑暗。”
“各路诸侯并起,纷争不断。”
“又无法找到公子,心灰意冷之下,这才隐居琅琊郡。”
“但如今,公子既然有意重振大秦,王某自当为公子取来青州。”
秦烈嘴角微微一扬。
“可需要本王帮你安排一番?”
“不必。”
王融的眼中,满是自信。
“属下自有属下的方式。”
“若是由秦王引荐,反而会受到袁绍、公孙瓒、曹操等人的一力阻拦。”
王祥笑着解释了一句。
“公子有所不知。”
“在焦和出任青州刺史之前,朝廷便有意任命家父为青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