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切尔诺伯格还直接关系到和东边炎国的贸易,于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这座城市几乎承包了公社极东的建设,享受着最优渥的待遇,比如说公社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从切尔诺伯格修往龙门。
使用数之不尽的自动建筑机械,仅仅在几个月便修建好的一条高速公路,在泰拉大陆从未有过的长途道路,虽然仅仅是相当简陋的一条细长的金属轨道,但该有的功能一个不少,至少足以确保运输的通畅。
在公路没有遭遇重大突发情况的时候,上面的轨道和下方的特制地面允许列车和车队以一个不太快的速度行驶。
说是不太快,但实际上和以前泰拉大陆上的城际交通比起来,只用几个小时就能抵达另外一座移动城市,简直像是穿越了一样。
高速公路开通之后,众人对其能否使用产生了怀疑,但几次安然无恙的人员物资输送堵上了所有人的嘴,运行得非常完美,虽然这是在没有遭遇天灾的情况下,但即便有天灾,在源石排斥场的干扰下也不会对公路造成过大的影响。
“嗖——”
一辆列车在减速之时发出响亮的哐啷声,但随即又平稳地停靠在了切尔诺伯格的高台车站上。
高速公路刚开通不久,现在大多是运送物资,人员方面的交流很少,但这趟列车上却下来了拎着大包小包的青年男女,身穿炎国风格服饰的年轻人们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泰拉人来说,跨国旅行都是极为新奇的一件事,别说跨国,大多数人是一辈子都不能出自己的城市一步的,炎国人更是如此,很少有机会踏出国门。
“这才几个小时?”
一名炎国青年提着行李箱下车,看了看手表,有些不敢置信,又问了问身旁人的。
“我们是从早上出发,到现在嘛.....五个小时。”
“只用了五个小时吗?”
“甚至还不到,毕竟出发的时候还耽误了不短的时间。”
“啧啧,真是太厉害了。”
笑容爽朗的炎国青年发自内心地赞叹道:“我从未想过能有这样贯穿大陆的公路,如果在炎国内也遍布着这样的公路网络,那该是多么心旷神怡的事。”
“逸先,该关注的不是这个才对吧,什么时候乌萨斯能有这样的技术了?简直.....无法理解。”
旁边戴着眼镜的炎国龙种族的青年扶了扶眼眶,严肃道:“要么是过去乌萨斯就有的技术,要么是最近几年公社研究出来的,我更偏向后者。”
逸先耸肩笑了笑:“那就更加厉害了啊,昭敬,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把这项技术引进炎国呢?”
“你....算了,走吧,别忘了我们是为了什么目的过来学习的,新生的乌萨斯政权究竟如何,炎国之后又该如何与乌萨斯公社交流,都取决于我们的交流结果。”
这批留学生是魏彦吾动用自己的关系人脉,加上和炎国朝廷各种磨皮交涉,才从炎国境内精挑细选出来的一批优秀青年,其中有家世显赫的龙种,也有富商员外的儿女,还有书香门第的子嗣,更不乏武勋之后。
出身各有不同,但其中大部分的人,其家世都卡在一个微妙的位置,说是顶级豪门权贵呢,远远算不上,但又有些社会地位,经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
这也是苏修要求魏彦吾弄来的寒门子弟,也是最好影响的一批热血青年。
只不过现在,首批来到切尔诺伯格的几百名炎国留学生,还没有对整合主义有什么明确倾向,依旧怀着对炎国盛世的自豪与忠君报国的使命感踏上乌萨斯的土地,在他们临别前,被嘱咐的是要观察乌萨斯如今的变化,看这个改头换面的邻居给炎国带来的是友好还是敌意。
逸先和他的好友昭敬肩并肩走出车站,现场有工作人员引导他们坐车前往学院,这次炎国留学生所待的学校是被改建后的切城大学,在原本大学的基础上扩建了数倍,不仅是规模,作为乌萨斯极东最大的教育基地,师资、设备也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其中。
这些留学生在来之前就已经了解过了,并且知道他们能够依照兴趣选择数个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学习方向,不过无论选择哪个,都要另外必修一门整合主义理论。
“哼,瞧瞧这些乌萨斯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对我们施加影响,他们这个.....整合主义,挺有意思的。”
“我听说《整合宣言》是一本能蛊惑人心的邪书,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神。”
“看一看就好了。”
“乌萨斯的大学,果然比起炎国还是差远了吧.....”
途中众人议论纷纷,有来到新环境的兴奋忐忑,也有人故作不屑和轻视姿态。
但经过那种方式到达切尔诺伯格,已经没有任何一人会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邻国不加在意的了,至少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第三十一章 官僚主义的末日
切尔诺伯格市政厅,萨文科夫伏案将面前最后一份报告审核完毕,盖上了公章。
接着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摩挲着下巴。
“全国自动化系统啊......元帅阁下,不愧是您,打心底里就从不信任官僚吗?”
斐迪亚青年苦笑一声,自从解放切城后,他就一直待在切尔诺伯格,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萨布林都已经被调回圣骏堡的时候,却一点儿也没有重返权力中心的意思,如今虽不是切尔诺伯格人民委员会的主席,却也是举足轻重的一员,都已经当上切城的教育委员和城市规划总设计师了。
凭借优秀的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萨文科夫在切城委员会的存在感最为明显,毕竟也曾是在帝国近卫军中搞军官小集体的狠角色,照这么发展下去,下一届竞选中萨文科夫几乎是肯定会被选为切尔诺伯格主席了。
一座移动城市的委员会主席怎么也算是高层了,要说萨文科夫对整合运动最满意的地方在哪儿,无疑是这公平透明的晋升制度,不看年龄、资历、背景,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成绩,就能稳步上升。
大元帅看重有德行与才能的人,萨文科夫认定自己只要能做出成绩来便可一直被大元帅关注,与其去回到圣骏堡去做那根本没什么用的钻营,不如用实际成绩说话,更何况,天高皇帝远,萨文科夫还可以在切城培养一批自己的人....啊,别误会,不是结党营私,互助团队罢了,他可不敢在大元帅还在的时候搞什么过分的小动作。
但刚接到的通知却打翻了萨文科夫的如意算盘,自动化系统.....影还没看到,但理论对整合运动的干部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整合主义的几大物质支柱,天天都在提。
所以萨文科夫也知道全国自动化系统解放的不只是生产力,接管的也不只是工厂等生产系统,还有行政管理!
本来自社超人要用到政府机能的地方就少得可怜,也就各级委员会需要专门处理政务的人员,而自动化系统全面实现,又会让ai接替几乎所有的“审查”“申请”“办理证件”“事务咨询”等基础工作,这些不需要多少主观思考,没有技术性的工作。
也就是原本的“吏”的工作,会彻底被取缔掉了。
如果说原本官员可以使用手下的小吏作为权力的触须,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那么现在这触须变成钢铁炼成的了,坚固无比又无法变通。
还不仅于此,ai接管政务处理之后,办公甚至都不需要跟别人接触,你所做的任何一个决策都会被无私的ai给记录下来并进行初步核查,在ai的监督下,除非你能贿赂ai,否则任何一点以权谋私的行为都是空谈。
公务员真的会变成公务员了。
“这是要掘掉官僚主义的根啊,有些人要气疯了。啧啧......”
萨文科夫摇头道。
苏修从一开始就不对官僚抱任何希望,所以在乌斯季那时便已经着手实践人民公社自治,做得还不错,那时是没什么官僚的,但在鲸吞掉整个乌萨斯帝国后,人手不足是事实,人民觉悟没有乌斯季那时高也是事实,于是不得不将整合运动的成员分配到地方上组织工作。
缺乏监督,加上光环范围的扩大导致效果减弱,一来二去,时间一长不少人都沦陷在糖衣炮弹的攻势之下了,甚至有些人还是从乌斯季走过来的老同志。
这...这老同志也经不起这样的诱惑啊。
萨文科夫深知要抵御下面人的贿赂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别人变着花样,掏空心思来讨好你,真没几个能抗住的,新的官僚集团已经渐渐在乌萨斯公社起来了,只是隐藏在欣欣向荣,烈火烹油的盛景中,没有显露出来。
可是哪怕萨文科夫所知道的,在有的公社,公务员的食堂就是有一些“特供”,明明说好全国统一标准,但总有借口让委员们吃香喝辣,高档料理,名贵酒水,逢年过节还有各种福利发放。
在其他用度之上也是一样,房子大一点,衣服精致一点,公车可以随便开.....因为是服务人民的公仆嘛,很辛苦,按劳分配多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
至于现在嘛.....等机关自动化的通告正式下达后,估计乌萨斯稚嫩的官僚集团要哀鸿遍野了。刚刚冒头的官僚主义会直接被扼杀在摇篮里。
幸好,萨文科夫早就猜到大元帅不会坐视官僚主义起来,所以也就没有怎么经营这方面,不过还是有些可惜啊,在萨文科夫看来,官僚其实是很好用的道具,一个成熟的官僚体系,配合上足够威严强力的领袖,手持鞭子就能让国家机器全力运转起来。
萨文科夫做的最棒的白日梦就是成为大帝国的元首,拥有一个唯自己所控的官僚体系,可以用自己的意志随意在帝国之上涂抹颜色....
咳咳,算了,不提也罢。官僚主义的末日萨文科夫不再去关注了,他现在要做的是做出更多的成绩来往上爬。
ai能够取代大部分的公务员,但绝非全部,人类必然要负责最关键的那些工作,这些绝不能假借ai之手,说到底ai只是辅助系统,就算失控机仆是版本答案,也不兴让人类成为ai的寄生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