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梅抵达榆树小镇的第三天,整个小镇已然仿佛破败了无数年。
此刻,榆树镇郊外,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乱哄哄的摇摆,地上的花草却狂着得浑身抖动。
凛冽的狂风大作,呼啸着席卷而来。
暴雨如天幕般,遮掩着整片苍穹。
漆黑,晦暗的森林之中,一时间除了雨水拍打树叶与岩石的声音之外,没有任何的声音,平时森林中经常出现的鸟啼虫鸣声也全数消失,仿佛预感到了不妙的气息,暴雨之下的森林,寂静得让人感到不安。
但就在这处此刻本该无人的森林之中,却是出现了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美少女科学家。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此刻,听着天空传来的雷声,梅身前则是一个稍稍有些陈旧的教堂。
“咯吱咯吱”
而梅也没有犹豫,伴随着教堂大门被推开传来的刺耳响声,梅一走进教堂里,便看向了教堂的前排。
看向那教堂内十字架的上方。
在那里,一道身影缓缓的降落了下来。
那是一个全身披着精致的豪华长袍的男人。
男人以十字架作为背景,就像从天而降的天使一样,不,应该说对方就是天使。
那一刻,背后顶着羽翼的天使轻飘飘的降落了下来。
“那么,初次见面,这位不知名的天使,外面小镇的事情应该是你做的吧。”
而就在这个时候,梅也开口了。
…………………………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对峙的两大存在
“啪嗒啪嗒啪嗒……”
此刻,教堂外的暴雨依旧在下着,并且雨滴还在不断拍打教堂的玻璃。
但是,这显然不影响天使与梅之间的对话。
不得不说,从人的一出生,哀号着哭喊出第一声开始,被抛弃,愤怒,被杀,被遗弃,被使用,被环境,被其他人,被这人世间所扭曲所制造;要强,不甘,挣扎,要超脱一切,要胜利,要再也感觉不到那痛苦,要在别人的哀号声中去弥补,要在别人的跪拜中得到满足,然后再把这所有的一切又转交给别人,让别人重复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在尘世这巨大的熔炉中互相熔炼,互相煎熬……
无数的挣扎,孤独,恐怖和痛苦堆积起来化作实质的梦魇,充斥在那扭曲灵魂的全是动物般的本能欲望。但是任何的动物的兽姓也无法有这样强,这样的暴戾,唯有人姓中变异出的兽姓比任何兽姓更姓。
————所谓人生来有罪,为赎罪而活。
此刻,天使如是讲述着天主教义中铭刻的这句话。
“答非所问,所以,你不否认外面的事情是你做的吗。”
只可惜,在梅看来,无论哪种宗教,除了导人向善的那部分外,基本都是无价值的。
此刻,梅只是想从接下来的对话判断眼前天使的性格与身份。
而事实上,从如今榆树小镇的遭遇来说,眼前的天使在性格方面真的不太好说。
因为,从另一方面,在梅看来,以眼前天使的态度与反应来看,可能是真的没有刻意的针对普通人的意思。
甚至对于如今外面榆树小镇的遭遇天使可能也才刚刚意识到。
这不奇怪,元祖无限宇宙就有名为圣染现象的事物(大概意思就是,在元祖无限世界,领悟心灵之光以下的存在,会被领悟心灵之光的强者给被动化作眷属),在梅看来,如今榆树小镇所发生的一切,可能便是由于对方身为天使的高位格不经意刺激到了弗莱迪死后所残留的气息导致的,毕竟弗莱迪虽然死了,但终究死的时间还不长,梦境模因还有一定的残留也不奇怪。
而这种残留,其实放在平时没事,甚至是无害的,要不然scp基金会也早就来处理了。
但显然,眼下是特殊情况,所以事情就发展成了这样。
与之相比,梅平时倒是都会给自己在动用的力量上设定一个不会轻易突破的界限。
说起来,类似的界限普通人也有,人们都会下意识的给自己定下一个极限,也许平时就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但是那个给自己定下的极限的确就在那里正如一般人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会仔细的思考自己能够做到什么,又做不到什么那样,可是等到面临相关的情境的时候,人们却肯定能够瞬间判断出来自己能不能够做到相应的事情。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
我能不能够提起五十公斤重量的一袋大米?
那当然是可以的。
我能不能够一手一袋五十公斤重的大米,然后以百米跑速度从一楼冲上到一百层楼?
额,我觉得你怕不是在逗我!
有些事情是需要试过了才能够知道的,但是有些事情根本就连想也不用想,就知道那绝对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性’。这就是因为人类不知不觉的已经下意识的给自己定下一个极限。
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梅是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界限。
所以,这种界限是能够随意打破的。
……………………
……………………
当然,榆树小镇的事情也不是不能挽回。
“对于外面的事情吾很遗憾,不过之后吾会将这片土地的时间回溯。”
如今,身份依旧是谜的天使的话语已经说明了一切。
“比起那个,汝便是轮回者吗?”
此刻,对话继续,教堂内的气氛也是越来越微妙。
就连周围的环境不知何时也发生了剧变。
说起来,以‘树’阐述‘存在’的构造可谓是由来已久。
神秘学角度上,‘根’指的是生命之树的根系,‘源’指的是地下的水源——于是‘根源’指代的其实就是埋藏在黑暗土壤中的那看不见的部分。
如果用佛教用语来说的话,土地之上是看得见的实在界,土地之下是看不见的因果界。
如果用哲学用语来描述,则需要把‘树’倒过来看:土地之上是形而下的表象世界,
土地之下是形而上的理念世界,分叉的树枝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根源’。
但说实话,梅虽然看过欧提努斯创造的北欧神话的世界树,也看过自己世界那宏伟无比的虚数之树,但不得不说,对于圣经神话的核心,卡巴拉之树还真了解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