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美丽异世界赤潮(1-602) > 第46节

第46节

眼看奥列格元帅的军队准备西征,这又得交钱肯定跑不了了,老贝拉克因为愁苦而变得格外苍老,整个人看起来像是老了十多岁一样,新府政没有给他和这间烧鸭馆带来一丝一毫的便利,宪章中写的各项好听的句子也没有让他过得更好,但他还挺得住,生活总是要过下去的,苦也得坚持。

门外忽然传来了争吵声,紧接着就是打斗声,老贝拉克探头看了一眼就连忙关上了大门,史蒂芬疑惑的从窗户往外看去,原来是三个军j在轮着殴打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说是小孩,也已经算是个小大人了,只是看起来瘦弱罢了。那个男孩的怀中还抱着一个馒头,死死的抱住绝不松手,史蒂芬也是在底层打滚摸爬出来的,一眼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乐呵呵的喝着茶透过窗户看向外面,权当是看个热闹,看出戏,这种事见得多了,尤其是他这种家伙更是毫不在乎,但当他看到胡同中冲出来了个小女孩跪在旁边苦苦哀求时,他的眉头忽然紧缩起来,放下茶杯严肃的看去,看起来不只是这么样了,合着这小子还有个妹妹,这可怜的家伙,瞧她妹妹哭的多惨啊。

“简直不是人。”跑堂的咬牙切齿的怒骂道。

“哎,给,把这钱给那几个军j,再叫那俩孩子进来。”史蒂芬忽然努了努嘴,又从口袋中掏出来两个铜币对跑堂的说道。

“客人,您还是别管了,这年景,您救不过来,一家一家的。”贝拉克跑过来劝道。

“唉,别管,你去,他要是不愿意,就说我是史蒂芬,他准答应。”史蒂芬又努了努嘴说道。

“行老爷,我这就去。”跑堂的在贝拉克无奈的眼神中跑了出去,他凑到军j旁边悄悄说了两句,又把手中的铜币递给那个军j,军j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回头朝烧鸭店的方向看去,在窗户那边一眼看到了史蒂芬的笑脸,他仔细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卖给史蒂芬一个面子,于是招呼另外俩人拿着短棍哼着歌离开了。

那个伙计扶着那个浑身是血的小男孩走了进来,老贝拉克虽然嘴上说不好,但还是很热心的出去迎接帮着搀扶这个孩子,男孩的妹妹在一旁眼泪汪汪的哭个不停。伙计只能一边扶着一边安慰,这动静,连老板娘都惊动了,那位老阿嬷也跑出来看看怎么回事,来搭把手。

“小子,还有气没?”史蒂芬夹菜吃了两口,又转过身来看向躺在凳子上的孩子问到。

那个男孩咳嗽起来,贝拉克的妻子连忙把他扶起来,不顾脏的就拿起碗来让他喝水,男孩也是很有生命力,他也强撑着接过碗来喝水,又露出倔强的目光看向史蒂芬,示意他还有气。

“好小子!”史蒂芬赞叹道。

“哎,掌柜的,再加仨菜,加五个馒头,劳驾,再找个伙计买点药,给他上上。”史蒂芬又拿出钱来说道。

“小子,吃,还有你那妹子。都来。”史蒂芬说道。

这小男孩也是毫不客气,立刻从椅子上站起,给史蒂芬哐哐磕了三个响头又带着妹妹来对面吃了起来。

“够爽快,是个人才。”史蒂芬笑了起来。

“你家哪的?”史蒂芬边喝酒边问道。

“南边。”

“为啥来着?”

“逃荒。”

“家里还有几口?”

“就我两兄妹了。”

“都叫什么?”

“我叫欧文,我妹妹叫莉昂娜。”

“打算怎么过日子?”

“找个作坊做工,人家工厂不要我,说不要小屁孩。”男孩嘴中嚼着说道。

“这样,你既然没有家人,就拉扯的个妹子,我倒是有条出路给你。”史蒂芬坏笑的说道。

“我家把兄弟一把年纪还没个后,缺个暖床的,你妹子也长得俊俏,我那把兄弟连大老婆都没有,你不如把你妹子嫁过去享福,至于你,就跟着我跑行商,我这人风流,早年搞坏了身子,也没个后,你要是不介意,就认我当干爹,以后我那家当都是你的,保你一辈子富贵。”史蒂芬拿着小酒杯像个猥琐老头一样继续阴笑到。

男孩与他的妹妹吃了一惊,互相对视思索,他们都不是什么不明事理的孩子,这种情况下还不用分开,还能有大人物提携,简直是幸事,虽然让妹妹嫁给一个糟老头子很让人不甘心,但以妹妹的面容,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被王城内的地痞流氓掳了去,到那时候就更惨了。

男孩抹了把嘴角,和他的妹妹一起重新下座跪在地上磕头,史蒂芬点了点头算是认了这亲了,本来这男孩咋样无所谓,但他那妹妹确实是很有样子,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这几天孙伯阳的老爹可是一直找他诉苦,他正好心生一计,为了自己做打算。

“以后你俩就跟我姓了,我姓史蒂芬。还有,老掌柜,这几天我还有事,再加上我居无定所,一般情况下这俩孩子就在老掌柜您这过日子吧。”史蒂芬回头说道。

“养不起。”贝拉克的妻子先站起来说道。

“你慌什么,我又不是不给你钱。”史蒂芬又淡定的喝了口酒说道。

“这样,以后这些军j什么的再找事,就打出我的名号,就说孙伯阳议长的把兄弟罩着这里,都客气点。”史蒂芬大言不惭的说道。

“这,你真认得孙伯阳议长?”贝拉克大喜的问道。

“我闲着骗你?你去打听打听,是不是都知道孙伯阳议长有个把兄弟叫史蒂芬?不信你去卡斯耶夫府去,去问,是不是这么回事。”史蒂芬不耐烦的说道。

“哎,那就交给我吧。”贝拉克大喜过望的拱手说道。

“我先走了,钱你收着,过段时间我再来一趟。”

史蒂芬站了起来,背着手大摇大摆的在贝拉克的护送下出去,他走出店走到大街,又停下了脚步。

“我可不是心软才干这事的。”史蒂芬自言自语道。

“我是办正事,拉关系。”

......

春去夏来,夏去秋来,转眼就到了九月金秋,一晃半年过去,这半年所有的势力都在休养生息,无论是临时府政还是西部王庭,无论是贵族军还是游击队,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所有人都暂时放弃了征讨,转而静心培养巩固自己的势力,不再主动挑起大规模战争。

游击府政区也获得了喘息的时机,在这半年里,游击府政努力的改善着一切,现在的游击府政区已经实现了人人有地种的目标,每人至少一亩地,不论大人小孩。农民集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村子建立,他们或许不会直接负责耕种的问题,但其他的农民的大小问题都会在这解决,每位农民集体代表负责村内的主要事务,基本上就相当于村长了,其实村长这个说法都没有过,以前往往都是村内最有势力的地主做村长,这个职务基本上被模糊掉了,这也是为什么地主老爷可以在村里一手遮天的原因。

农民集体,游击队军官,还有府政官员都要进修去识字班上课,由奥克多亲自为他们普及府政理念,普及工作做法,在半年的持续教育普及下,我们不能说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府政理念,但所有人都会按照这个认真去做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不管个别人认同不认同,事实已经证明了这样的工作是没有问题的,游击府政区底下的流民率几乎为0,收上来的税则是百分之九十,除了特别困难的家庭延迟交税,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正常交税,这也让游击府政成为了勇达利姆临时府政中的一朵奇葩,临时中央府政看到游击府政交上来的报告时一度怀疑这是虚假报告,因为这实在是不可能的成绩,怎么说都不太现实,可事实交税如此,游击府政交上来的税收足额足分,没有一点虚假,这也让无论是维克多统领还是亚历山大陛下都对孙伯阳的领导充满了敬佩,这样的能人,实在是值得努力拉拢的对象。

农民安居乐业,打心眼认同游击府政,毕竟他们以前从来没想过游击府政居然愿意给他们分田,要知道上一次干这事还是在开国嘞。有不少分了地,终于翻身当主人的,比较迷信的农民看到不少镇上或者村附近非常让人尊敬的神父都对孙伯阳奥克多二人尊敬,于是甚至把孙伯阳和奥克多两位游击府政领导当做神仙下凡救世,拖人买了纸画像供在家里,说孙伯阳是太阳主神下凡,奥克多就是辅佐太阳的月神香帕,那位苏马罗科夫勇者则是光明神伏烛。

奥克多把这事写给孙伯阳时两人在两个地方都笑了起来,但他们没有把这事当做笑谈,而是认真的互相沟通决定去加深普及,年轻的游击队军官也在各村巡回解释,让大家明白,这不是什么神仙的拯救,而是自家人,同级阶兄弟的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102村与城

在游击区中,虽然说现在的情况肯定没条件也不适宜全面教育,但进行一定程度的教育还是可以的,还好这里不是中央,有关这方面的舆论压力没有那么大,引不来那些王城的识字人的不满,但即使是这样,本地的一些会识字以前念过学的人也是发出了抱怨,抱怨游击府政不像样子,国将不国。

游击府政区压根就没什么学校一说,勇达利姆的学校都在大城市内,乡下和镇上,哪怕是稍微大一些的镇子都没有学校这种东西,因此这方面也只能从头开始,游击府政聘请了很多誊写先生来所在镇教书,也不教难得,先教会最基础的识字即可,然后奥克多他们主抓思想与理念方面的教育,其他的都可以放下慢慢来。勇达利姆社会对知识这种力量非常的重视,无论是贵族,官员,还是教廷都对知识进行了严格的封禁,绝不给底层学习的机会,即使是魔法师,他们学到的知识也仅限于魔法知识与基础的识字和魔法文字认知,真正是认不了多少东西。

无论是孙伯阳坐镇的王城还是奥克多领导的游击区,都把识字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农民集体负责人和军官必须识字,也必须能流利的读出比较简单的文章,真正做到能写也能说,这项任务迅速变成了军官们除了基础工作之外的第二大任务,这些军官一个个都开始叫苦不迭了起来,毕竟他们其实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一个军团除了高级军官和贵族官员识字,一般也就只有文员和魔法师懂得识字,没想到这么艰难的任务居然落到了他们头上,有不少年纪大一点的军官甚至以请战的理由想要逃避识字,但都被一一劝导只能老老实实的进修,毕竟说到底,又不是吃人,就是学不明白会被其他同僚笑话而已。

农民集体负责人们倒是非常的高兴,在他们眼中这可是大好的事情,于是一个比一个勤奋,争先恐后的学习知识,奥克多多次批评军官班的进程比农民代表班的慢多了,当然,普通士兵也逃不过这种重任,当这些军官叫苦连天的终于被许可“毕业”后,他们的任务就变成教底下的士兵识字了,虽然说任务轻了点,但血压却上升了,军官的文化水准都这样了,士兵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这些士兵学思想理念倒是很快,简单的举例,亲切的教育就让他们很快能明白有关府政思想的基础,说起来,还真没有一个府政会把他们当做亲人,现在这个府政,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天庭。

也有小孩子开始来府政所在镇学习识字,这倒不是强制要求,但不缺人的家庭也都有余力让孩子去学点习,又不交钱,只需要准备块石板石笔就能上,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显然是不能那么高深了,于是压力到了海逸安先生那边,接到南部游击区的来信后,海逸安一连几天不分昼夜的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停的写作,在左邻右舍对他的身体非常担心时他总算把文章做了出来,数篇适合孩子读的文章与他搜集到的一些不那么血腥的童话,以及他的一些童年经历都写了出来,游击临时府政对海逸安的帮助表达了极大的感谢,并且做了一枚刻画简陋的铜勋章和孩子们歪七八扭幼稚言语的信寄给了海逸安,以表达对海逸安无私帮助孩子学习的尊敬,这块勋章在后来的岁月中一直被海逸安随身携带,即使是被颁发了勇达利姆最高文学奖章,这块铜勋章依旧是挂在他胸口最显眼的地方,是他心中的第一勋章。

游击军队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全面扩军,从原本的七百人左右一直扩充到了两千三百人,此外还有五百多新兵正在接受训练,预计下一次征兵结束游击队能扩展到三千人,游击部队吸收了很多贵族军投降的士兵与流民,还从农村招募了很多士兵,这让游击队获得了成倍的兵力扩展,这些投降士兵和流民初来时都对游击队充满了恐惧,认为肯定要在这挨欺负,但为了混口饭吃,也只能来报名参军了,现实却恰恰相反,早在游击部队建立之初,孙伯阳就给奥克多发来了信和提醒,一定要根除旧军队时期根深蒂固的仆从关系,确保每位士兵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在这种福利下,士兵对游击队也更加认可,不再认为这是混日子,反而为了以后的生活而努力的战斗,这不是什么无用功,也不是多此一举的超前,士兵军官之间团结会让军队充满了战斗力,士气高涨,面对敌人更能发挥出力量,取得战争的胜利。

第二批,第三批军事支援也徐徐抵达游击府政区,降低了成本的八尊魔导大炮从中央省很快运来,还有跟多的莫洛托夫,与合格的轻甲,矮人之火因为不可再生因此无法继续运来,现在游击队军事指挥部正在小心的节俭这些用一个就少一个的宝贝疙瘩,等待着以后打大仗使用,与此一同抵达的还有马匹与其他军事物资,比如火柴,纸烟等,以及最重要的,人,孙伯阳在王城号召了很多低阶魔法师来游击府政支援战争与生活,还组织了新的一批列斯泽克前往游击府政,去加深理念以及帮助军队与府政,甚至还有一批清修派神父也跟着一同抵达,这些圣教廷最基础的组成力量神父们在抵达游击区后迅速被这里的一切折服,跟着马奇神父一同认认真真的执行普及识字与传递知识的工作,他们甚至组织了一个“教廷革新会”,专门对付那些游击区顽固的享乐派神父或者神职人员,他们确实帮了大忙了,毕竟宗教这方面,游击府政确实不宜去直接改动,这些教廷革新会的神父承担了这个重任,帮助游击区农民不被享乐派神父蛊惑,坚定支持游击府政。

其实就算是非常迷信的农民,他们也会选择支持游击府政,而不去听那些人的胡说八道的,毕竟分田是实打实的,级阶兄弟就在身边,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很明显,从中央省不断派人支持南部游击队这一点来看,中央省也是在进行着可观的变化,中央省一共一座王城与三个普通城市分布在南、东、西三个方面,眼下随着工厂的不断扩大,以及蒸汽和魔导机械的进一步运用,这些中央省的大城市都正式迈入工厂的时代,旧的手工作坊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手工业者失业又旋即被各大工厂抢着招来,流民也被纷纷拉进工厂做苦工,所有的工厂都在疯狂的竞争,仿佛一夜之间世界就变了一样,利益是最了不起的东西,他能让本来大家眼中的没什么用的破烂忽然变成万众瞩目的抢手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批进入工学院学习蒸汽动力与魔导机械相关知识的苗子甚至只留下了一半愿意继续教书,这还是工学院开了很高的工资才把他们留下来的,剩下的大多是经受不起外面工厂给他们这些人开的高工资而放弃教书和研究,当然,也有少部分是在工学院学习到了列斯泽克知识,而毅然决然的要去工厂支援工人战斗。

矛盾确实也是开始大幅度展现了。

工厂的无序膨胀导致了恶性的竞争,本应该伴随而来的工人提薪却没有出现,毕竟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工厂主们不在乎,工人们拿着微薄的薪水却要进行劳重的工作,甚至连看病都没有保证,当年孙伯阳也是通过在议会上的一系列激烈的决断,才勉强通过了工人残疾或其他外伤必须由工厂看治的这项法规,工人们没有组织还好,他们会沉默的忍受。一旦有组织,有了确切的朋友兄弟,这种怒火就要爆发出来,向着商人老爷们怒吼,托利亚斯克工厂中的列斯泽克越来越多,即使不是列斯泽克的普通工人也是深深的认可工薪问题和权利问题,这是在府政宪章上明确写出来的,他们争取这些权利无可厚非,工厂既然有压低工资拖延工资的权利,那他们工人自然也有磨洋工的权利。

有不少列斯泽克已经离开了托利亚斯克工厂去领导各工厂的工作,向其他工人普及知识,再加上早就出发的那批列斯泽克技术工人,这种理念的基础很快就以燎原之势在工人群体之中互相传开,大家都认同,工厂老板发的薪水确实是很低的,与他们的劳动量不符合的,因此虽然碍于临时府政还得与西部王庭对战,再加上孙伯阳所指导的,在当前局势下尽量缓和矛盾,先争取一部分议会权利再合法的抗争,工人们并没有与工厂老板们直接翻脸,而是在不约而同下选择了磨洋工这一对抗方式,即使这样,这也是工厂老板大商人们万万不能忍受的,他们操起手中的皮鞭朝工人打去,矛盾愈演愈烈,眼见就要从沉默抗争变成大冲突,这边孙伯阳的多次议会提案也被投票否决,与议会上的商人代表们争论的不可开交,看起来,这事很难收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