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留在长安”,她们不可能一辈子留在长安,这时跟着主家出去一趟,增长见识,以后离开长安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半道上遭难。
陈家两兄弟都很坚决地要跟着去了。
木兰劝了几句,见他们实在想去,也没有再说?下去,少年从军,对她来说?确实是改变了人生的机遇,这条路别人自然也能走得。
临行?前,霍去病还是带上了许多蹴鞠球,有的蹴鞠球做工精美,有的则是结实耐用,他对打仗这种事并不紧张,反而?很兴奋很快活,像赴一场欢宴。木兰不知道有没有对于打仗满是忧虑的将军,但她认为,这样的心态才是最好的。
少年不识愁,谈笑赴疆场。
第 51 章
路上, 木兰和霍去病多次商议,四万的兵力?不多?也不少,匈奴的王爵没几个有这样的身家。但要分兵而走的话,深入敌境就很?危险了, 如果不分兵, 一支军团两个将军, 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霍去病对这次战事有着清晰的计划, 他?不准备固守朔方边境,而是要主动出击, 右贤王部的兵力?是散的, 大汉和匈奴任何一方想要组织起兵力?来,都要消耗许多?口粮, 霍去病笃定新任的右贤王没那么大魄力?。
汉家有文景之治,匈奴也有三代雄主, 如今以国力?相拼, 胜者未必可喜,败者必然被抹去。
木兰并不太能接受霍去病显得?有些?疯狂的提议,这四万的兵员有三万征发兵, 想把征发兵训练成有战力的军队是要消耗一些?时间的,否则就是去给那一万募兵当?先锋,做消耗品。她打的仗不少了,打仗无?非是以小代价获取大胜利,她很?看重?士卒的性命, 每一个性命背后都有一个小?家,当?年李广失兵, 武安县里家家挂白,这是她对败仗最深刻的印象。
霍去病早知道木兰不会同意?, 他?退而求其次道:“我领一万募兵深入敌境,你在?朔方守边练兵如何?”
刘彻已经定好双方征发兵和募兵的配额,但霍去病这是要自行分配兵员了。
霍去病要是和别人说这话,纯属是找骂,因为募兵是军中精锐,霍去病就喜欢精锐,他?知道征发兵的战力?不高,只能打打顺风仗,他?想要长途奔袭,想要穿插迂回,还想要突袭夜袭,这些?是需要精锐来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