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阴修临危受命,带着颍川军镇压各地黄巾。
表现都很是不俗。
只是他文官出身,一直都是跟在大司农张温身边作为他的副官,署理后勤之事。
没什么军功在身。
但是刚才张晟却是问皇甫嵩要来了此人,作为他的副将。
相当于白送了阴修一波平定冀东的功劳——
现在黄巾军大势已去,剩下的残兵游勇,的确就只是经验怪。
有了这一波功勋在手,他阴修回去之后,升任颍川太守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此时的大汉基本上是郡县制。
十三州尚且还是监察机构,各郡国就是朝廷直辖。
但是郡国,也是有三六九等的。
如交趾郡之类,也是郡守,但是属于经济贫瘠地区,含金量最低。
如东海郡、巨鹿郡就是正常郡国。
如雁门郡这种,经济拉跨但是是边郡,有大军驻守,太守的地位更高。
至于最高的,就是南阳郡、颍川郡、河南郡、以及三辅地区。
洛阳就在河南郡,不必多言,京城所在地嘛!
三辅和颍川就在河南郡周边,南阳则是帝乡。
都是贵族扎堆、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相当于后世的江浙沪经济区。
这些地区的太守或者“尹”,那就是副九卿级的了。
这颍川太守之位,就是未来的九卿种子啊!
阴修自然是对张晟无尽感激。
“而我记得在未来,阴修就会升任九卿之一的少府……”
张晟对此人还是有些印象的,人才一个。
能够有这样的小弟,张晟自然也很是欣慰。
施恩于阴修,这本身也是张温的意思。
这种直接接班老一辈政治势力的事情,在军中并不奇怪。
朝中都是正常的。
要不然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凭什么影响天下大局?
只是张晟没想过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特么的……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这种事,他素来都是深恶痛绝。
但是现在嘛!
质疑张公、理解张公、成为张公、超越张公!
他发现自己深恶痛绝的不是结党营私,而是不是其中的一员。
当他成为其中一员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他还是主角。
而身边的将校和附庸,也都是钦服于这位少年将军的手段。
现在的情况基本上注定了。
张晟只要不陨落,未来必定是三公一级的存在。
他们附之骥尾,又有何妨?
毕竟王匡之流,可不是袁术四世三公这般豪门。
所以结为宗党之类,并不奇怪。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看到阴修对自己感激涕零,张晟也是赶忙将他扶起。
颇有几分尊贤重士的明君之相。
“阴大人何必客气!”
“我举荐阴大人可没有丝毫私心,全是看阴大人在颍川的政绩颇为不俗!”
“清粹明达,爱民如子!”
“如今冀州经历战乱,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正是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