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于书彬今天本来是没打算过来的,之前跟杨妙华也是只在信里交代了过来要怎么办的一个流程,他也知道不可能自己什么都管完了。结果真事到临头了还是没能放下心,毕竟是自己盯着一路到这里的,就当过来看看到底成长到什么地步了。抱着这种心思,他才过来,但也一直都是远远等在一边。
结果嘛,他还算是比较满意的。之前也有过担心,会不会杨来娣觉得这边有他说好了,就以次充好或是什么的,结果都没有,特别顺利。而且应对这些城里的人事,在交接中杨二姐也没有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倒是真有点办大事的样子了。
之前有朋友知道他帮助农村生产队社员搞这事儿,还劝他不要掺和,为了亲人朋友信誉有保障的牵线搭桥跑跑腿也就算了,至少不容易出岔子。可给这些农村社员帮忙,那就是纯给自己找事儿——办好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还得倒搭多少人情进去,那乡下泥腿子还得起这些人情吗?而办不好,此处特指那些农村人眼皮子浅,弄些以次充好的来,他们倒是啥也没有反正不怕丢脸,于书彬可是还要在这地界混的,那脸可就丢大了。而后者的可能性还更大,总之,在那些人看来,于书彬就是吃力不讨好,完全是赔本的买卖,甚至还有人笑他吃多了撑的,日子过太好了把人情和精力花在完全收不到回报的农村泥腿子身上。
对此于书彬全都一笑置之充耳不闻。其实他对杨二姐夫妻的人品还算是比较放心的,唯一就怕他们不仔细,被人掺了些什么进来,到时候闹开了也不好。
但他担心的那些事情都没发生,杨妙华也没到城里就晕头转向话都不会说了。其实就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也就半年都不到一年的功夫,二姐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或许,真的就是二姐自己在信中说的那样,人啊就该多读书,读的书多了,眼界和见识也会增长,心胸自然跟着开阔,更别说书里还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就算不能全都通明练达,但总比以前蒙昧无知的好。而让他一直坚定帮助对方的,也正是因为人家有这份心志。
“对了,你们是打算在这里住一晚还是怎么的?住一晚的话我帮你们安排一下——”
“不不不,不用了。”杨妙华连连摆手,连吃食她都是自带了干粮的,要不是想着表达一下感谢,她也不会提到去国营饭店。于书彬既然不去,他们自然更不会去——这些地方,见识过一次就行了,现在哪哪儿都要钱呢,哪能没吃苦先享受的?至于住招待所什么的就更别提了,县城招待所都住的人肉疼,更别说这是省城了。
“小于同志你不用帮我们操心了,我都跟那位司机大哥说好了,他说待会儿晚点他有同事要从省城去陵县,到时候我们就搭那位同志的车回去就行。”
于书彬会心一笑,他其实已经预料到二姐他们不会在这里再住一晚,还想着自己要去安排顺风车什么的,没想到她自己已经联系好了。这种不用事事操心的感觉挺好的,又有进步了嘛!
他又跟一旁的赵福安打了个招呼,才说:“那好,我就先回去了。你们一路顺风。”
“要得要得。”虽然人家于同志热心,可他们也不能真啥都找人家。那大头的人家都帮他们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能自己解决的就别让人再往里搭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