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妙华收购蝉蜕的生意红红火火,大家热情高涨,出了年节这股热潮都没过去。
也实在是这还是头一波,以前也就赤脚大夫啊老中医什么的,懂点药理的才会拣这玩意儿,那能收拣多少?如今大家都扎入这一片蓝海,短短两个月,杨妙华屋子里就有点堆不下了。
这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为了挣钱,社员的热情就是这般高涨。更关键的是现在孩子多啊,大大小小的,原本大人们还发愁他们挣工分又不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什么的,现在可好了,只要有空闲,一堆大小萝卜头全都出去拣蝉蜕去,小孩子为了能赚个买糖钱,也是很拼了,这么全家老少的发动下来,又是十里八乡附近好些个公社的社员们知情后都把蝉蜕往这儿送,这能不多吗?
眼瞅已经堆了这么多,杨妙华赶紧送往县城去。
因为是第一次交货格外小心,还去旁边公社多雇了一辆驴车,两辆驴车装得满满当当,蝉蜕这玩意儿吧,真不重,但就是占地方,她这第一批,其实也就是三十多斤,哪怕设想过很多次,真第一次上路还是缺乏经验,出了很多状况。好在都有惊无险。为了避免挤压,她连班车都没坐,仍旧是驴车给拉进城的,那家伙,这一路不说本钱,就是这劳心劳力的都把人累够呛。
不过她终究是幸运的,哪怕状况百出,也都是些小问题,结局还是一切顺利,又得感谢于书彬这个贵人,不仅帮他们谈下来了这个采购单,还把送货都给包揽了一半——为啥说一半呢,因为他介绍的开货车的朋友,就是负责跑省城周边的,杨妙华只需要把蝉蜕送到陵县的车站,人家就帮忙给她拖到省城制药厂去。
因为是第一次,杨妙华和赵福安都得跟着去,这事儿是瞒不了人的——就不说介绍信,单是他们家的情况,根本没有老人帮忙看孩子,两个人还得往省城一趟,来回就是好几天的功夫,家里俩娃娃连带喂养的家禽都得托人照看,这样大的阵仗大家又没眼瞎哪里会注意不到?
这下子,大家更是忍不住啧啧有声。
“这杨二妹硬是发了哦,以前跑县城就算了,现在还往省城跑了,当真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啊!”
“那可不是,不晓得她收这个嗯啊子壳壳赚了好多哦,这里就她一家收的,那不是码到赚?”
“咦~说这话,你那么眼红有本事自己也收啊,还不是别个有本事,不然以前也没听到哪个来收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