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妙华给她淘了一次高中教材之后,孙建业后来进城也淘过课本,零零总总加起来,倒还真是有那么一大摞。就这些废书旧教材,放到77年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家都要抢破头皮的。
孙菁菁却一直没动那些书,全给放一堆收着了。
这有两个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她的心现在都在服装上面,正在兴头上,对旁的事情根本提不起兴趣。二来嘛,那就是也有点心结的。要知道她曾经有多么想去县城读高中,后来不只是没去成,中间还穿插了那么一档子恶心事儿,她对上什么高中就从心底里有些排斥。
哪怕后来杨妙华也曾拐弯抹角地劝她不要放弃学业,还给她弄了高中教材来让她自己看着,她也都没当一回事,反而还说过让杨二姐不要花这些冤枉钱的话。
现在想想,其实还是自己少年意气目光短浅了。或者说,她其实一直都知道,哪怕大家都说读书浪费钱,不能进县城当工人的话还不如不读书,她还是晓得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读书的好处还大着呢!
至于二姐偶尔冒出的那么一两句设想,什么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以后说不定也会恢复高考这种话,她是一点不信的。但这并不妨碍她又动了继续读书学习的心思。
杨妙华不知道孙菁菁心中所想,但这趟县城之行她对她来说收获也是巨大的。
回到家之后,就正儿八经开始搞起了收购蝉蜕的事——虽然蝉是夏天的产物,可蝉蜕这玩意儿既然褪下来了,那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捡到的,就看人是不是足够细心了。
孙大山一家托着缝纫机进村的时候也是引起了一阵轰动,这可是七十年代初,上辈子在他们这小山村,改革开放了十几年公社才有人买了缝纫机开起了裁缝店。
因为是大件货,东西又十足金贵,孙家父子齐齐出动,不仅套了驴车,还借了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一路就这么托着抬着颠簸着,齐心协力弄回了红旗生产队。
面对这样的东西,就算孙家凶名在外都拦不住大家的热情与好奇。
几乎是从刚进了公社,一路就有闲人跟着过来,虽然有孙家父子挡着他们不好直接上前,但也没走开,一路还聚了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涌到了孙家,一大堆人把孙家挤得是水泄不通。
“哎哟,可算到了,快拆开看看吧,这么个大家伙,也给我们开开眼吧。”
“就是啊,人家说工厂里才有机器的,你们这都把机器搬家里来了,啧啧,厉害哟!”
有捧的,自然也就免不了泼冷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