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山和林淑云对视一眼,片刻后孙大山点头了:“这个没什么不好说的,之前也是我们不好麻烦人。其实这有些事情,要是能问问外头更了解的人,就像小于你是从城里来的,肯定比我们更清楚城里高中的情况,晓得更多,对我们也肯定是更好的。”
“行,那我就直接问了哈,高中这个事儿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孙建业皱眉,心想这还有什么可问的?
倒是杨妙华眼睛一亮,她虽然不聪明,但也不是太笨,所谓听话听音,他这样问,难道是有别的什么办法?
然而下一句就给她直接泼了冷水:“我个人来说的话,其实我觉得读高中这个事不必那么执着。”
他简单说了一下外面高中的现状,说白了还是前两年折腾的,贴大字报在学校里比在别的地方都更常见,很多老师都因这样那样的问题下放了,就是在读的,学的知识更多的也就是读读红宝书。高中尚且如此,要往上读大学就更难,很多大学教授都被发配干校学习了,大部分大学直接关停。还能正常招生学习的,也就是工农兵大学,这又比高中更讲究推荐,那是各方面都得经得起审核。而实际上进去学的仍旧是红宝书之类的思想政治课,别的什么东西老师也不敢多教多说,专业知识什么的那是很难学到的。
于书彬自己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不去推荐入学的,有一定的了解,倒也都能说得出来。
“那总还是比在生产队干活强吧?”
于书彬也不全只说坏处:“那也得看后头的发展,如果能进厂或是怎样,能留在城里吃上供应粮的话,那肯定是比现在这种生产队干活的日子要好些的。但你们应该也看出来了,进厂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城里青年到了年纪又不想下乡的,都得靠父母转让岗位,就这都还年年有知青下乡……”
“还有一点,我说的主要是外面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我不是益省的人,对你们这里的高中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也有可能情况也不是那么糟糕,毕竟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肯定还是存在差异的……”
“差不多的。”孙菁菁撇嘴,“听县城来的知青说,高中校现在也不正经上课。就是那个李薇,她就是县城来的。”
“所以我早就说这高中就是不上也没什么。去上这样的高中有什么意思嘛!又不是读了高中就能吃供应粮。人家县城女娃儿都要下乡,难道我公社上去的就能那么轻易留在县城了?”
这后头明显带着点抱怨意味的亲昵话就是朝着她妈去的了。
就这种对话,一开始杨妙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