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是气话,还是给杨妙华心疼的不行:“说你是败家子,还真是个败家子!这都是好东西,什么扔不扔的,你这大手大脚都什么毛病!”
也就这个小于还能有那么多好衣服穿,就是好些知青衣服上都有补丁——想想能分到他们这里的知青,家里多半都是使不上什么力的,这也就好理解了。而他们这些农民社员,所穿衣物更是补丁打补丁,谁家能有一件体面些的好衣服,都必然是男人穿的,而且平时也根本不舍得穿,做活儿穿好衣服那不是糟蹋吗?那是必然得等过年时候拿出来一家兄弟几个换着穿出去串门。
“二姐你这么说我就不高兴了。”说完了气话,于书彬也知道要哄哄人,又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开始讲起了道理,“再说,我也不只是给二姐你这里拿了来,孙叔和林大娘那里也拿了些过去,人家愿意带我又不肯收东西,那我也不能真什么都不表示一下吧?要是二姐你都嫌弃不收,那林大娘岂不是更不肯收了?二姐你就先打个样嘛,本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确不是稀罕东西,但能弄到这里来,也是很费了些心思的。
杨妙华更明白人不是舍不得稀罕东西,实际上送这东西才真正是更用心为他们考量的。
她也只能笑:“好好,你总是有道理,那我就厚脸皮收下了。”
索性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人情欠都欠了那么多了,也不差这一星半点。再说,人情这东西本来也就是有来有往,非要撕扯个干净明白互不增欠,那就是纯做生意,反倒没一点人情味儿了。
杨妙华觉得重生后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很能开解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脸皮越来越厚。
于书彬拿来的边角料,拼凑一下就能做出好几件衣物来,就是那很碎的碎布头,也能用来纳鞋底,都是可以利用的好东西。
杨妙华下了工就研究这些布头,做出衣服来之前是不能叫外人看到的,尤其是李桂花,因为她肯定是会软磨硬泡甚至明抢布料的,对此杨妙华真的丝毫不怀疑。
所以回去第一件事先关上门,其实这样也不好,屋子里光线就暗了——他们这房子是没有窗户的,只有灶台靠的那面墙比人高处开了个四四方方的小窗口以及顶上两片亮瓦,那小窗口更大的作用还是放油烟的,根本没什么透光的作用,亮瓦比较实用,像他们这样根本买不起青瓦只用茅草捆了盖房上的人家,都必得买上两匹亮瓦安上,唯有这般屋子里才能有些许光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