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赵玉衡斥退群臣后,烦躁的用手揉着眉心处,倚靠在王位上,托着腮,就连他自己都是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焦躁,不安,无奈,思绪万千……
不知过了多久,秦王赵玉衡身边的贴身太监躬身前来禀告:“大王,顾丞相受您的指示,已经在偏殿恭候多时了。”
秦王这才猛然惊醒,想起他叫来顾守之商量事情,于是赶忙起身离开王位,朝着偏殿走去。
“顾爱卿久等了。”赵玉衡面色疲惫的来到偏殿,一眼就看到矗立在门口的秦国丞相顾守之,略带歉意的说道。
顾守之对于秦王毕恭毕敬,躬身行礼,诚恳的说道:“臣!等再久也无妨,倒是大王,您要多加保重身体啊!”
眼神中的担忧与关切,是一个臣子对君王最诚挚的忠诚,这也是整个秦国上下为数不多的忠心了,赵玉衡却只是摆了摆手:“无妨!”随后吩咐贴身太监赐座,只是脸上的疲惫难以掩盖。
顾守之还想再劝阻说些什么,但看到赵玉衡的神情,他张了张口,还是硬生生的止住了。
“顾卿,今日之事,你怎么看?”赵玉衡如此问道,他本身有了主意,但想问一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其次,是因为眼前的顾守之,是他满朝中唯一能够推心置腹的人了,有些话,还是说出来舒服,至于剩下之人,呵呵,一言难尽……
顾守之自然是明白秦王的意思,但一提到此事不由得气血翻涌,痛心疾首的说道:“国难当头,这些人却没有为陛下分忧之心……”
“好了!”赵玉衡出声打断了顾守之的话,他将顾守之叫来,可不是想听他痛骂的,底下那群臣子什么德行,就连不谙政事的他都能察觉出来,私下里无法无天到什么程度,他更是难以想象。
但奈何他清楚自己的平庸无能,也苦于这群人根深蒂固,再加上常年吃败仗导致秦国的羸弱,不然自己在退位前,即使付出惨痛代价也要将他们连根拔起!
“寡人叫你来,不是想听这些的,寡人想要听,若要回承睿该当如何?”这是赵玉衡的目的。
顾守之听到这话后,慌忙从座位上起身,躬身说道:“大王三思啊!接回公子不急于这一时,要知道,此时贸然接回公子,很大可能会引起魏的不满,若是韩魏联手共同向我国发难,那时我秦国危矣!”
顾守之说的是实话,魏国于秦还算是相对友好的邻居,至少魏国有了秦国质子,这么多年来没有主动攻打过秦国,反而两国之间正常往来交易,表面其乐融融。
哪像韩国,整天来势汹汹的,犹如疯狗,一副不拿下秦国不罢休的样子。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魏真的有这么好吗?不!只能说魏的胃口更大!
韩国本是弹丸小国,但胜在地理位置优越,靠着变革与尖兵利武,以及令人趋之若鹜的劲弩,使得韩国势头日渐强盛,令魏国不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