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太阳当空照时,父女二人赶到了家里。
“娘亲,我们回来啦。”
叶恩恩抱着箱子,蹦跳着进了院子。
陈莲正在院子的瓜藤架上摘杂草,转头见叶松柏和叶恩恩大包小包的,匆匆擦了手来帮忙。
叶松柏说道:“不用,你去收一下桌子,我拿进去。”
“欸,那你小心些。”
说完转身走进屋子,将桌上的针线篮子拿走,空出了位子。
桌上满满当当地放着各种东西,米面糖盐、新布还有一盒点心,以及叶恩恩放下的箱子。
陈莲看着点心,又惊喜又惊讶:“哎哟,怎么还买了点心,这得多少钱呀?”
叶松柏打开点心,是梅花糕,解释道:“这是药铺老板送的,说是城里人兴吃的,正好从城里回来顺带的。”
说着,拿了一块给陈莲,叶恩恩坐在旁边看着:我不该在这里...
一块梅花糕递到叶恩恩的眼前,叶松柏问道:“这箱子里是送的什么?神神秘秘的。”
叶恩恩接过糕点,说道:“爹,那道士算得没错,我昨夜突然开了窍,写了篇文章,墨竹阁赵老板看了喜欢,说买下来放那儿印成册卖卖看,这是送的一箱子笔墨纸砚,还有一两银子。”
边说边拿出银子,打开了箱子,成色极好得墨和刻了竹的砚台,还有几册书本和新笔。
陈莲欣喜道:“小恩都能写文章了啊!还赚到钱了!”
叶松柏也满脸的惊喜:“哈哈哈,我老叶家出来个女秀才,太好了。”
两人的反应让叶恩恩很惊讶,按道理这个朝代女孩子的文化并不重视,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想,这让她更有信心继续做下去了。
“对了,阿莲,以后小恩的小名叫阿婳,那道士给的字,说是能变得聪慧,我说怎么是聪慧呢,原来是因为这。”
陈莲应道:“好,听你们的。”
紧接着,三人开始忙忙碌碌忙活,叶恩恩抱着箱子回了房里,叶松柏开始收拾药材,陈莲将米面和布匹收了起来,开始忙活晚饭......
嘉志县墨竹阁
赵老板正稳妥收藏叶恩恩送的原稿,将印好的册子摆在显眼位置,一本八百文的价格。
来的读书人纷纷凑上前去,读起那篇文章,突然有人说道:“这集复先生是哪位?能写出这文章。”
“是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先生的修养学问极高啊。”
(注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主要讲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
......
一下子,摆在架上的十本册子被有钱的读书人买走了,开始在嘉志县诸多学子和读书人的手里传播,一时间,集复先生的名声开始传开......
傍晚,叶松柏照常回了家。
在饭桌上,叶恩恩突然问道:“爹,这些日子县里可有什么新的文人传出?”
叶松柏一愣:“还真有,一位名为集复先生的,写了一篇文章,传遍了嘉志县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