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古文常识 > 第12章 年龄称谓

第12章 年龄称谓

前文的不完整哟

襁褓

本义是包裹、背负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例: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

——————————————————

孩提

指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

例: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孟子·尽心上》)

——————————————————

龀 (chèn)·龆(tiáo)龀

指儿童换牙时,表示童年。

例: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

垂髫(tiáo)

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童年或儿童。

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

总角

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

例: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卫风·氓》)

———————————————————

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

——————————————————

及笄 (jī)

古时称女子十五岁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

束发·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

例: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

冠·加冠·弱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