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明军共损失兵力约四万五千余人,战死将领三百余人,其他损失不计其数,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
战后,明军主帅杨镐立即引咎辞职,后被拘押。杜松与刘铤已战死疆场,马林也于3个月后在开原战死,李如柏在战役之后数日即为言官弹劾辞官回家,一年半后自杀。之后,努尔哈赤智取开原和铁岭,明朝在辽东地区失去了御守后金西去的屏蔽。经过数次大战,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叶赫部由此势成孤立。同年八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围困叶赫部东西二城,一举攻克,杀叶赫首领金台石、布扬古,消灭叶赫部。从此努尔哈赤再无后顾之忧,全力进攻明朝。在他的不断进攻下,一直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在后金军的不断进攻下,明朝最后失去大部份辽东领土,山海关以外仅余少部份土地如锦州、宁远、杏山、塔山等。
辽东战败的消息传来,北京城米价暴涨,百姓怨声载道。朱由检虽然知道历史走向,但现在的他却无力改变。面对天灾人祸,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可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总想为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和人民做点什么,米价暴涨,老百姓忍饥挨饿,那就看能不能让老百姓有饭吃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朱由检本身对农业一窍不通,在上一世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搞农业谈何容易。但他知道后世的高产作物,杂交水稻就别想了,土豆、红薯、玉米等都是好东西啊,要是能找到种子,推广种植开来,完全可以帮助老百姓度过这漫长的小冰河期。在他的记忆里,这时候土豆、红薯、玉米应该都已经传入中国了,好像是在福建一带就能找到,只是现在还没人重视。但就是找到了自己也不会种,还得找专业人才,于是朱由检想到了宋应星。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南昌奉新县人,自幼聪明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他哥哥宋应升是第六名,被称为“奉新二宋”。但第二年兄弟俩一起参加丙辰科会试却名落孙山。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会试,宋应星弟兄俩又来考了,这会儿应该还在北京城,于是朱由检找来曹化淳的哥哥曹化雨。曹化雨这几年混的不错,在朱由检的资助下,现在已经是副千户之职,算是锦衣卫的中高级官员了,所以他打心底里感激这位五皇孙殿下。朱由检命他去找宋应星兄弟俩,曹化雨问都没问,屁颠屁颠的就去了。
宋应星和哥哥在京城客栈里住着,春闱已经结束,哥俩再一次落榜了,两人准备收拾行囊回家。可是突然之间有锦衣卫找上门来,让他俩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自问与锦衣卫毫无交集,再说厂卫在读书人中一直口碑都不好,兄弟俩本不愿理会,可是锦衣卫的人不由分说,直接将两人架上马车就走了。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兄弟二人被拉到了西山,来到了朱由检的工厂。一到这里,哥俩就看到了一排排高耸的烟囱,一片片连绵的作坊,让他们无比震撼。两人直接被带到一个房间,房间正中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穿着明黄蟒袍的十一二岁少年,少年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宦官和一个文士。
这个少年明显是一个皇宫里的贵人,从他的衣着和身后站的宦官就能看得出来。朱由检也就是比较注意锻炼和饮食,因此九岁的他看起来像十一二岁的样子。正当宋应星兄弟俩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时候,少年身后的宦官开口了:“这是五皇孙殿下,二位谁是宋应星?”二人一听赶忙行礼,宋应星上前一步答道:“学生就是宋应星。”“好,年轻有为啊!”朱由检微笑点头:“你二人且随我来,带你们看一件器物。”说着背着手当先走出,宦官也随着走出,而文士则冲二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宋应星兄弟就懵懵懂懂的跟着随着朱由检向外走去。朱由检带二人来到了蒸汽机的车间,只见厂房内四台蒸汽机发出巨大的噪音,气雾弥漫,每个蒸汽机都带动着一台机械在不停的敲打着什么,一帮工人在旁边忙碌着。这样的东西二人从未见过,看得目瞪口呆。
在朱由检带领着一帮工匠不断改良下,蒸汽机越做越大,动力越来越强,现在已经是第三代蒸汽机了,而连接蒸汽机的是朱由检设计的冲压机,正在一下一下制作着农具。宋应星二人看着一块快钢铁被冲压机像泥巴一样压成一个个铁铲锄头等工具,感觉跟见了鬼一样。宋应星颤抖着声音问道:“敢问殿下,此是何物,竟有如此巨力?”朱由检答道:“此物乃蒸汽机,是用煤炭作为燃料,烧水化气,以水气力量推动制物。”宋应星走到旁边制好的一堆农具旁,拿起一个铁铲看了看,又用手敲了敲,感觉着铁铲的硬度,而宋应升则站着旁边看着蒸汽机发愣。
出了蒸汽机车间,朱由检又带二人来到炼钢厂,巨大的炼钢高炉又让兄弟俩震撼了一把。看着滚滚流出的钢水,飞溅的钢花,一堆一堆的钢锭,二人心里的震惊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朱由检暗自得意,心里说:看到了吧,这就是工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