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听到礼部尚书林平庵为定王请封地。
心中立马有了主意。
他大声道:“定王此次驱逐建奴,功劳不小,封地一事,林卿有何主见?”
“可赐庄田万顷,封地在开封。”林平庵说道。
明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
也就是说,林平庵为定王请封了一百万亩地。
明朝王爷之中,封地最多的是福王朱常洵,也就是崇祯的叔叔,庄田有两万顷,封地在洛阳。
那是郑贵妃在万历皇帝面前争取来的,这两万顷耗尽天下之财力,那已经是三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大明能够拿出一万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大明朝现在有天下田地,按照崇祯三年户部尚书倪元路的说法,全国“计全年入额田二百九十三万三千四百九十二顷”。
不到三百万顷。
大明朝全国的土地,由于流寇四起,以及皇室庄田、藩王庄田、勋戚庄田、太监庄田的原因,已经缩水了一大半,估计也就还有一百多万顷。
如今林平庵一下子就请了一万顷的土地,接近大明土地得百分之一。
这是非常多的土地。
当然林平庵也有自己的想法。
大明的流民已经太多了,这些流民就像野火,早晚会把大明朝廷烧个精光。
他听说定王把南城商会的四十万两白银都分给了和自己打仗的士兵,他内心非常触动。
福王掌握那么多地,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他却一毛不拔。
百姓有灾荒,他也不救济百姓。
盗匪四起,他也不资助军队。
只是每天美酒美人,荒淫作乐。
如果定王能得到这万顷的土地,对待这些土地上的百姓也会非常宽大。
必然不会让这些土地上的百姓成为流民。
当然,一旁的太子却不这么想。
他听到林平庵要给定王这么多庄田,心里大骂,林平庵居然党附定王,日后必除之而后快。
太子扫了一眼户部尚书薛国观。
薛国观立马领会了太子的意思。
诸王封赏是礼部的事情,但是土地的事情还是户部说了算。
薛国观立马说道:“庄田万顷,一时之间难以筹措,户部也拿不出这么多地。不如改为千顷如何?”
这个老狐狸,一下子就打了个一折。
太子朝他点了点头,他非常觉得薛国观的说法比较得体。
不是不给定王庄田,而是有困难,给个十分之一还是可以的。
没有想到,崇祯皇帝却毫不退让:“封地开封,庄田万顷,少一顷也不行,”
看到父皇竟然如此偏心老三,太子心中泛起一阵醋意。
崇祯转头对朱慈炯说道:“孙传庭虽然和皇太极勾连之事并无实据,但畏敌不出,违背圣命确有其事,应该下狱治罪,你立了大功,万顷庄田赐给你,启用孙传庭之事就此作罢。”
崇祯得意看着朱慈炯,这可是非常丰厚的赏赐了,他定然不会为了一个孙传庭拒绝。
他正等着朱慈炯谢恩。
朱慈炯却上前一步说道:“儿臣不愿用封地,只愿得孙传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