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午门献俘,除了让崇祯高兴之外
朱慈炯心中,却另有有一个念头。
此前明军杀俘,这其实对于清军的投降是非常不利。
因为投降也是死,不如拼死一搏。
所以明军俘虏清军战俘,比打败他们还要难,还造成了明军额外的伤亡。
此次献俘,天下轰动,清军必然知道。
这就是告诉清军,明军以后不杀俘。
至少定王的队伍不杀俘虏。
后面清军和定王作战,就不会再做困兽之斗。
除此之外,
朱慈炯带领的这支部队却和之前的明军不一样。
不是杀俘虏的人,而是要征服他们的内心。
将这些俘虏一杀了之固然快速,一刻钟用不了。
但是把这些俘虏转换成自己势力,才是真正的能力。
清军俘获明军,例如李永芳,孔有德等等,组成了汉军旗。
但是明军却无满军部队,以前少量的俘虏,也是全部杀掉。
他心中要建立一支满军部队,就打算从这些俘虏开始。
毕竟他的理想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帝,至少是像唐太宗一样,得到各族尊崇的“天可汗”。
任何人归顺都是他迈向这个目标的阶梯。
朱慈炯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他这个想法,才使他日后建立了一支横跨欧亚的大明骑兵部队,从而让罗刹人闻风丧胆。
—————————————————
午门阅兵结束。
崇祯皇帝非常高兴。
他下令晚上在武英殿举行庆功宴。
太子,首辅,六部重臣等都要作陪。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武英殿内一片喜庆的气氛。
大明好久没有这么重大的胜利了。
崇祯皇帝端坐在宝座上,面带微笑,神态庄重。
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文武百官纷纷落座,小声议论着今日定王的胜利。
定王则在皇帝的身旁就坐,英姿飒爽。
崇祯皇帝看着朱慈炯,心中满是自豪。
即位以来,大明盗匪和建奴,轮番祸害朝廷,每天都是坏消息。
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了。
幸亏有老三这次带兵出征,大明才得以繁荣昌盛,。
庆功宴在欢声笑语中持续着,每一个人都尽情地享受着这个美好的夜晚。
在这个夜晚,大明朝的辉煌和荣耀在每一个人心中闪耀。
宴会场上,各种酒水琳琅满目,从名贵的仙酿到各地的佳酿,应有尽有。
各种肉食更是丰富,有肥美的牛羊,还有各种奇珍异兽。
当然宫里的宴席都是尚膳监来负责的。
朱慈炯听说在宫里设宴庆功,就有点发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