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擦拭了自己的眼泪。
旧日的那个顽劣的少年,朱慈炯。
如今已经脱胎换骨。
变成了抗击建奴的旗帜。
大明复兴的希望。
华夏仁义之道的守护。
他心里一阵惭愧。
有学生如此,师复何求。
可惜我已年老,不能追随定王上阵杀敌。
正在想着,就听到门口一阵喧嚣。
福贵在门口禀报:“定王殿下,有个叫做黄道周的人一定要见你。”
朱慈炯沉声说道:“让他进来。”
福贵应声而去。
不多时,一位身穿青色长袍的儒生走了进来。
他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
朱慈炯起身相迎,口中说道:“黄翰林,多日不见,风采依旧。”
黄道周微微一笑,拱手施礼:“定王殿下,方先生,有礼了。我现在是一介平民。”
方以智有些吃惊。
定王却毫不意外。
黄道周这哥们喜欢怼皇帝。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崇祯贬了。
这肯定是又惹恼了自己的皇帝老爹。
“我因为弹劾首辅温体仁曲意迎奉,得罪了陛下,已经被贬为庶民,得知殿下要募兵抗敌,我意追随殿下,对抗建奴,此乃人生快事。”黄道周补充说道。
儒生慷慨激昂。
话语仿佛点燃了周围的气氛。
朱慈炯请黄道周落座,心中暗自琢磨。
此人一心抗清,从来不妥协。
在历史上,大明灭亡之后,黄道周还召集农民,组成扁担军,和清军战斗,直到最后被杀。
这是一条铁骨铮铮的忠义之士。
只是有个缺点:比较轴,不知变通。
一旦认定的事情便不易改变。
朱慈炯沉吟片刻,说道:“黄翰林,此番迎战建奴,必有性命之忧。”
黄道周听后神情激动,拱手施礼:“只要能为国尽忠,我黄道周生死无惧。”
朱慈炯听后道:“那就委屈先生任职我定王府长史一职,为我起草檄文。”
长史一职,正五品,是王府最高官职。
掌王府政令,总管王府事务。
定王府没有比这个官职大的了。
黄道周是主动投奔定王的第一个朝中大臣,
定王肯定要以大礼相待。
黄道周心中一震,他没想到朱慈炯会如此看重他。
"我不愿担任长史。" 黄道周坚定的回答。
朱慈炯的脸上掠过一丝诧异,旋即恢复了平静。
"你嫌官小?" 他反问道。
"不,我更愿意做定王殿下的马前卒,恨不能杀光建奴,平定我大明江山。"
朱慈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明白了。
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正好,我新设置一虎啸营,先生可以担任监军一职。"
虎啸营都是城内新募之兵,训练时间较短,难保战场上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朱慈炯要给自己的这只队伍设置一个“政委”。
有个监军,就是要保证令行禁止。
自己得军令得到毫无阻碍的执行。
毕竟,几天前,这些人都是一群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