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苏暮雨闯剑阁之日。
百里之外,谢宣突然走出玉璞山,持一柄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远迢迢行于山水间。
谢宣着一身书生白衫,头戴一顶淡蓝色儒冠,将万卷书别于腰间。
身后背着一个用桤木藤编织而成的书箱,双手执于腰旁拖着书箱,嘴中不时地哼着晚来雪,闲淡间散发着满身的儒雅之气,恬然无适。
这一路上,谢宣穿过了几座山峰,几条溪江,他自己也不知要去向何方。
不过自北离统一一年之期后,他将弟子李凡松命回青城山,便隐居于玉璞山间,期间下山也不过寥寥数次。
这次远行便当作一场远游,看看北离中未曾见过的好景色。
跨过一座小山野,谢宣来到一处依山傍水的村庄前,数条小溪纵横交错在村庄旁,溪水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流水洁如明镜,惹人心醉。
数捧荷叶依偎在溪水中,俯着纤细的枝条,懒洋洋的,莲蓬敞开在溪间,撒满了日光,照得溪水微微泛着绿,楚楚动人。
“荻萍洲”,谢宣慵懒地伸了伸腰,“真是个好名字。”
谢宣走进村子,村落不大,却给人以安然,恬静之感。
村后靠着山峰,陡然而立,树木郁郁葱葱,柳条在山腰间迎风摇曳,一片屏绿笼罩,就像是一座被绿洲围起的山庄,独有一番盛景。
观望一番后,谢宣在一处酒栈坐了下来,“小二,上酒。”
谢宣拢着衣袖擦了擦酒桌,随即挥了挥手,雅然笑道,“顺便再来一碗阳春面,葱花多放些。”
“酒马上到”,店小二笑眯眯地望着谢宣,随即顿了顿,有些支支吾吾,“客官,阳春面没有青菜,可否...”
“哦?在你们这方小绿洲,莫不是连青菜都没有”,谢宣倒也没有生气,抿了抿酒,淡然问道。
店小二凑近身子,脸中露出了些许苦涩。
“客官有所不知,我们荻萍洲素来有一方“绿洲”美称,别看村庄旁小溪环绕,水源不断,可多数农户都将农田作于五里之外的沧澜江边,靠着渊渊不息的沧澜江水来灌溉,可...”
“如何?”
小二轻跺了跺脚,急匆匆道,“可七日前,沧澜江旁爆发山石泥流,一切水流均被阻断,那数十米宽敞的河床,被硬生生地堵死了,我们这些村民,又如何是好,真是天命苦我啊”
谢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饶是如此”,随即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待小二转身之间,便消失在了酒栈外。
“不用找了”,一声闲雅的声音传入耳中,小二怔在原地,望着闪闪发光的白银,满脸惊愕,沉吟了良久,缓缓吐出一声,“真是仙人也。”
谢宣站在农野间,一条被白雾笼罩的江流映入眼帘,江面波涛翻涌,水流卷地般滚滚而起。
青山白浪,万山重叠,万物复苏的新春,山脉顶峰的雪水融进山间的潺潺溪水中,流经寒霜如郁的草甸,最终汇入这千江绝流的沧澜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