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折扣怎么定呢?网上又是一大堆方法,让莫雯雯看的头晕眼花。
那么又怎么知道未来能创造多少现金流或者利润呢?
书里解释,可以通过历史收益的增长率来估算。
也可以通过产业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等等因素来进行综合预算。
估算的这个价值,就叫做估值。
有了估值,再去和现在的价格对比,低了就买,高了就卖。
还有一些估值分析法,什么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居然还有个“市梦率”。
又到了凌晨3点,莫雯雯感到非常疲惫。她总觉得这些用基本面分析的应该都是些自大狂。
又是产业发展啦、又是宏观经济啦、又是财务指标啦。这么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恐怕连国家都未必能非常准确的把握住。
做股票的就能完全猜对了?
莫雯雯独自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她把这些基本面因素的分析方法在脑海里仔细的梳理了一遍,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她又说不清楚,恍恍惚惚间,天光已经放亮。
她只能小睡半小时,然后穿好了衣服,简单进行了洗漱,又去上班了。
上班空闲的时候,莫雯雯依然在研究着她的股票交易方法。
她思考了很久,并用市盈率、市净率等一些基本面的估值指标进行了复盘。
所谓的市盈率就是用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净利润,这样用来衡量股票价格与经营利润的倍数关系。
莫雯雯想了半天,这个所谓的基本面估值法,其实本质上和那些技术分析的方法是一回事啊。
都是给一个参照值,价格与参照值的位置变化就产生了交易信号。唯一的区别是,技术分析用的是单纯的价格交易数据,基本面估值分析用的是企业经营数据与价格数据。
但在基本逻辑与用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技术分析反而能够更加的明确、定量。基本面分析反而只能给出模糊不清的操作区间,在这个区间里,价格的朝哪个方向变化,都是有可能的。
莫雯雯凭直觉感到,这些所谓的主流分析方法,都是浮在事物的表面上,并没有深入到价格变化的最底层原理。
她对这些方法的信任程度出现了严重的下降。
但底层原理到底是什么呢?莫雯雯也说不清。她只是觉得这些东西真的好难。
经过再三的考虑,莫雯雯决定先放弃基本面的研究方法。因为它太复杂,莫雯雯在短时间内驾驭不了。
就这样,莫雯雯用她并不信任的技术分析方法,每天继续着她的交易。
她这次变成了一个分析杂家,一会用均线、一会用K线形态;一会用筹码分布理论、一会又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指标分析。
莫雯雯的操作情况时好时坏,很不稳定。好的时候,做10次交易,能够连赢9次,不好的时候,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