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燧发枪的射击距离却是要远远超越弓箭,可以在城墙下面,打到城墙头上的守城士兵。~1/7/k^a^n¢w·e?n~x,u¨e..~c·o′m/
如此一来,蒙古军队倒是体会到了当初他们和冷锋的军队对战时,所享受的那种待遇。
那几场战斗,打的朝廷军队毫无还手之力。
不过越是对火器的理解越深,他们越能够体会到和冷锋军队之间的差异。
所以在这场伏击战当中,蒙古人的火器军队,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冷锋的军队开火。
哪怕是第三军团的先锋部队,刚刚从浮桥上面到达岸边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他们依然没有动手。
其实那个时候动手的话,他们还是能够对冷锋的军队造成一定伤害。但也只是会在一开始占据一点便宜而已,并不能够影响整个战局。
而且后续部队在见到蒙古人的埋伏之后,也不可能硬着头皮往上冲。
所以那支埋伏在芦苇荡中蒙古火器军团,也只有等到其他部队大举进攻时,才会抓住机会开枪射击。
不仅仅是制定这次作战策略的国师,就是那位火器营的统领,也明白他们手中的火器和冷锋那边的区别。′d-u¨s_h,u′8/8..\c?o′m_
所以在战斗之中,就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哪怕就是他们提前埋伏在芦苇荡边,可以随时发动偷袭,但是也要把握好出手的时机。
虽然在第三军团的人刚刚开始登陆的时候出手,对于他们来说安全系数更高,但是对于整体战局来说没有什么影响。最佳出手时机,也就是要配合大部队的进攻。
当他们开枪之时,果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甚至还击中了对面的几名士兵,而且他们突然之间发动的袭击,的确是影响了对面的攻击频率和速度。
也就是这刹那间的停顿功夫,蒙古骑兵又向前冲进了几十米的距离。
不过等到第三军团这边的人反应过来之后,一切又再次回归原来的节奏。
而且这之前被蒙古人的燧发枪击的那几人,也没有受到多少的伤害,只是胳膊受了一点轻伤,并不影响战斗。
虽然埋伏在河岸左右两侧的小股精锐军队,的确是发挥了作用,但也仅仅只是影响一了下节奏而已。
想要在现代枪械装备起来的军队面前搞突破,其中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艘¢嗖.暁!税_旺+ /嶵/鑫¨章`結\庚+辛\快,
在冷锋原先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不少专业人士推演过热武器和冷兵器对战的情况。作为一名特种兵,对这方面肯定也是有所了解了。
一名装备了热武器的士兵,面对十名冷兵器士兵时,如果是在开阔地带且热武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几乎有着绝对的优势。
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杀伤力上,更体现在心理威慑上。
热武器那巨大的声响、瞬间爆发的杀伤力,足以让冷兵器士兵在心理上产生恐惧。
这种对阵比例,会随着装备热武器的人数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