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天师在野 > 第22章 鬼王坟(下)

第22章 鬼王坟(下)

回去的路上,所有人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人已经找到,虽然死了,可能够和家属有个交代,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也可以交差,不论是地方官纪大人还是把总下面的兵,都觉得事情办妥了。他们一路回来,太阳落山的时候,距离运城还有三四里路,已经可以望见城中的灯火,忽然后面的人一声惨叫,整个队伍忽然就乱起来。

纪大人赶紧回头看,就看到后面的人群全乱了,有的兵士在跑,有的在朝人群里冲,很快就有手下人来报告说车上拉着的尸体忽然就活了,见人就扑,已经有七八个兵都受了伤。

那纪大人也不是个善茬,立即下令道:“就地格杀。”

那人领命去了,很快下面的人就开始围拢起来,把那二十多具诈尸的人全围住了。人多力量大,两百来把刀寒芒闪烁,很快就把其中的十来具诈尸的劈倒,可是那些尸体虽然被劈砍翻倒却没有死,又跳起来扑人。

这时候就有兵士下重手,直接将诈尸的头颅砍下来,人头在地上咕噜噜滚动,尸身挥动了几下胳膊就倒地不动了。这一下,所有人都开始朝诈尸的头砍,仗着人多勇武,二十多具诈尸的尸体顷刻间被砍去头颅,而官军也付出了将近二十人受伤的代价。

他们重新将尸体装上马车,运回城里,将尸体交给家属安葬。因为乱葬岗已经没办法再埋尸体,他们只好在相反的方向,在城西北重新找了坟地。

寻找尸体这件事结束了,可是下一件事情又来了。之后的一个多月,城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生病,病人的症状几乎都一样,最初神情萎靡,浑身无力,两三天之后就开始发烧昏迷,牙关紧闭水米不进,熬不了几天就死了。随着生病的人越来越多,纪大人立即派人去查,就发现生病的人主要集中在城东南角一带。他立即带人到城东南角去走访百姓,详细的查看记录病人的情况,又让城中有名的大夫给诊断,可是就连城中医术最高的老大夫都看不出这些人得的是什么病。

纪大人就越发的愁了,乱葬岗闹鬼的事还没解决,搞得流言四起,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偏偏这个时候又百姓又得了莫名其妙的怪病,不管是出于爱护百姓,还是为了自己升官的,纪大人都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这件事。

这时候,手底下有人来报,说衙门口来了个老道,那老道自称城中百姓的病,他可以治。听到这个消息,纪大人心中大喜,立即就把那老道请进来询问治病的方法。那老道就说自己已经在城中走访了三天了,这怪病用药石医治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为他们不是身体生病,而是被厉鬼的阴怨之气冲了魂魄。天地间万物都讲一个阴阳平衡,魂魄本属阴,肉体属阳,魂魄宿于体内达到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的活着。若是魂魄离开身体在外面时间长了,就会聚集阴气,阴气超过了魂魄本身承受的量就会让魂魄产生质的变化,就变成了鬼。而城外乱葬岗大量的阴气导致厉鬼形成,如今那厉鬼已经修炼成了鬼王,阴怨之气越来越多,影响到了城内百姓和士兵,活人体内的魂魄在鬼王阴怨之气的影响下导致人体内的魂魄阴大于阳,而且超过了魂魄的承受量,活人体内的魂魄就变成了鬼,人自然就成了病态,没多久就死了。

听了这老道的讲解,纪大人明白了怪病的原因,便询问如何解决这个怪病。那老道略作思考,就说了一个办法。首先,把城东南角的所有百姓全部迁移到西北角,让他们尽可能的远离乱葬岗,之后让病人多晒太阳,以太阳的纯阳之气消磨掉魂魄内过多的阴气。

第二,在运城东南方城头之上,布下一个法阵,挡住乱葬岗方向散过来的阴怨之气,但这个办法也只是权宜之计,想要彻底根除就必须消灭鬼王和乱葬岗一众恶鬼,只是以他的能力是不够的,他要给师门写信请人来帮忙。

没多久,老道请来帮忙的人就到了,他们先是合力在城头布下法阵,画着符的旗子和黄符几乎贴满了城头。这一招果然有效,法阵成功那一刻,就连纪大人都感觉到城中那种阴寒刺骨的感觉减轻了很多。

之后,七八位老道就一块去了乱葬岗,一夜过后,老道尿着裤子逃课回来,其余几位老道都死在了乱葬岗。这老道看到纪大人的第一句话就是,是虞胤,那鬼王是虞胤。

之后的几天里,城中的阴气虽然因为老道法阵的缘故减轻了许多,可是每当夜半子时阴气最重得时候,很多人都听到乱葬岗的鬼哭声,呜呜咽咽,让人头皮发麻。

那老道面对这种情况也非常的着急,就对纪大人说赶紧上奏折给皇帝说明情况,同时他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了龙虎山。将近一个月之后,当代天师张冼便带着人来到了运城。

张冼听完了纪大人的讲述,点了点头,说道:“纪大人,佟道友,咱们一同到城头去看看吧。”

那老道被张冼称呼一声道友,受宠若惊,忙道:“天师客气了,贫道愧不敢当。”

张冼道:“同是道门,不必拘礼。”说完,就率先出了衙门。

来到城头,张冼望着城外东南方向,只见乱葬岗上空,大片的阴云笼罩,隐隐有一股晦暗的气体从下方的乱葬岗冲向阴云之中,张冼道:“那鬼气冲天,若再耽搁半年,恐怕这方圆百里便成了他虞胤的鬼王炼狱。”

纪大人愁眉苦脸,佟老道也一脸愁容,两人几乎同时对张冼作揖道:“天师,请您务必将他除去。”

张冼叹了口气,说道:“想要除去虞胤不难,可是那乱葬岗埋着的万余百姓亡魂可就要一起永不超生,我于心何忍。”

纪大人道:“天师,那可怎么办?若是不除去他们,这满城百姓又如何活?”

张冼道:“纪大人放心,若是没有办法,皇帝也不会派我来了。”他看着城头上那些法阵符箓,心说也难为佟老道了,便指着西南方向的山中,对佟老道说道:“道友,不如我们去那山中寻一处地方,把这乱葬岗中的鬼怪骸骨另埋于山中,我设一罗天大醮,待鬼怪阴气消磨殆尽便可以重新投胎转世,如何?”

佟老道一听,赞叹道:“天师慈悲,愿随天师而为。”

接下来的几天,张冼就带着佟老道还有几个小道士去了中条山,经过半个多月的查看,张冼选中了一个位置,那是一个小山坳,在一侧的山体上有一道裂隙,可以让人开凿成一个石穴,将虞胤和那些百姓的尸骨挖出来埋到这里,再设置罗天大醮,将石穴重新封闭,待到年深日久大醮阵法阵将恶鬼们的阴怨之气消磨干净,魂魄便可以转世投胎了。

由知府大人调集工匠开始在山中开凿石穴,原本计划耗时半年左右,张冼甚至做好了鬼王虞胤来运城作乱的准备,可是天公作美,开凿石穴的时候,在山体内部发现了一个宽七八丈的裂隙,横跨足有十五丈,高三十余丈,这就省去许多时间,他们搭建了一座铁索桥,在裂隙的对面也凿了一个石穴,用来存放虞胤和那些军官的尸体,而那个大裂隙就放那些百姓的尸体。

三个月后,工程完毕,张冼就让纪大人准备了三百辆马车,在每一辆马车上画了符箓,浩浩荡荡的去往乱葬岗。

张冼带着佟老道和那些小道士先一步到达乱葬岗,在乱葬岗周围将事先准备好的刻满符咒的三百六十根木桩按照方位全部钉在地上,张冼则带着阵眼那根木桩来到中间位置,亲自钉下木桩。

这根阵眼木桩钉在地上的一霎那,整个乱葬岗的冲天鬼气忽然就乱了,化作一阵狂风不知道吹断了多少树木。待到狂风逐渐停下来,原本阴云密布的天空竟然晴了,太阳光重新照在了乱葬岗上,那种刺骨的阴寒被阳光一照,如同冬天的雪遇到了夏天的阳光一般,消失只在顷刻间。

随后,马车队和民夫到达乱葬岗,张冼就让佟老道安排人开始挖虞胤和城中百姓兵士的尸骨。因为张冼布下的木桩法阵,请下来周天三百六十位正神,如同一个罩子罩住了整个乱葬岗,即便强大如虞胤的鬼王级别的恶鬼,也没办法兴风作浪。这就看得出在城头布下阵法的佟老道和天师张冼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五百民夫挖掘尸骨足足挖了半个月,才把尸骨全挖出来,让人们惊讶的是,这些尸骨埋在这里将近一年时间,大部分竟然没有完全腐烂,当土被撅开的时候,恶臭充斥了整个乱葬岗,被风一刮,甚至城里的百姓都能闻到尸臭味。

三百辆马车装满了尸骨,一路运到了中条山中,他们把这万余尸骨全部放进了那条宽裂隙中,在两侧的岩壁上画满了符箓。虞胤和其他十几位武将的尸骨则葬进了裂隙里边那条开凿出来的石室内,并且张冼在每个武将的石室门口都悬挂了一把法剑和一枚法印,用来克制镇^压武将的鬼魂。

一切都完毕之后,张冼就让人把石穴的口子封了,只留下一个可供魂魄进出的通道,以待来日这些恶鬼阴怨之气消散之后亡魂能够投胎转世。

从此之后,运城外的乱葬岗恢复了平静,而山中那个山坳无论是猎人、樵夫还是采药的人可就都不敢去了,谁都知道那里埋着一个鬼王。年深日久,到了近代只有很少的人还记得这个传说,但几乎没有人知道虞胤这个名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