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做了衣服,也买来了钗环,到了那天,林语书早早地便被从床上薅了起来。林语书一身的怨气,还不停地打着哈欠,抬眼看向窗外,还是伸手不见五指。
悠悠地叹声气,林语书就只管坐着,任桃枝庆春在自己脸上、身上摆置着。整个人犹如提线木偶,呆滞着一张脸,毫无生气。
纵然林语书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桃枝庆春也没空开解她,入宫都是有规定时间的,在这之前需要忙的事情可多着呢。
这里的林语书也有一双美丽的眼,眼珠圆而色泽黑亮,配上一双桃花框,自下而上看过去,能叫人一时愣了神。一张鹅蛋脸小而润,轮廓柔和,极具亲和力,让人看着便止不住想亲近。不过豆蔻年华,容貌已是上乘,由此便可窥见日后的风华。
桃枝在林语书脸上上层薄薄的脂粉做底色,缀上略往细处化的弯月眉,又在眉心画上红色梅花,脸颊两侧铺上桃色粉,再去轻点朱唇,一张雾面桃花妆就将林语书的脸衬得比花还艳、比春还红。
林语书在这一番摆弄下早已经清醒,看着镜中的美人,林语书也一时无言。不是她自夸,只是实在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会美成这样。
没给林语书陶醉的机会,脸上的妆容弄完了以后后,头发也在庆春的巧手下完成了,林语书院儿里的另两位丫鬟朱红、素青托着装有华服的托盘上前,给林语书换衣。
陈氏早早便梳洗完成,念及女儿第一次入宫参加宫宴,便赶来了林语书的小院儿。进了内室,就见一身着红色钗裙的人背对着门口。
几个丫鬟看见陈氏后,对着陈氏行礼,林语书方才觉察到,转过身看向陈氏叫了声阿娘。陈氏这才看清林语书,做的衣服,定的发钗,都是陈氏亲自挑选的,自然知道是什么模样,既不拔尖也不落人下风。
只是这般用意选来的东西,用在林语书的身上,倒是达不到那般效果了。都说衣服装扮衬得人更加美,可这衣钗何不需人来衬。
林语书将那衣装钗环原本只能装扮出五分的美硬是拔高到了八分,要说陈氏不骄傲自豪,陈氏自己都是不信的。
就连林语书自己刚开始一看到全貌的时候,都惊了一把,感叹道这张脸真没亏了一丝父母的优良基因。
待到妆容上都收拾好了,林语书才得了空去吃些东西饱腹,这顿饭吃的实在是让林语书煎熬。嘴上涂着口脂,林语书在吃的时候还要顾着避免蹭掉,毁了妆。
终于,嫌麻烦的林语书只用了平日里五分之二的量就停了。也就是今天,她才真正知道,为什么古装剧都要求小步走,体态好,身量稳了。
就这么一身,头上顶着真金白银,身上挂着真丝布帛,脚上踏的也是上好的布履。要知道,这在以后都是文物啊!再说了,就这么一身压在身上,想身轻如燕,你没点儿功夫还真不行。
天亮以后,林语书便和母亲一同坐上了马车前往宫里。将军府离皇宫其实是说不上远的,隔了不过一条街。
麻烦的是这般正式的场合,林语书家的马车要走着大道过,若走了小道,速度上是快了不少,可到了宫门,便要插队了,这实在是不利于团结的事情。不利于团结的事情,能做吗?当然是不能的。
于是,将军府的马车便走了大街上,循着正道儿平稳的向着皇宫的方向驶去。到了正门,马车便不能往里进了,身有官职的男人们和家眷就要分开了。
林语书跟在陈氏的身后,按捺住想要四处打量的心,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她们身旁是有着许许多多的贵妇与贵小姐,有关系相近的,也在结着伴一同走。
林语书看着陈氏的背影,有些疑惑,觉得自家娘应该不至于连个闺中密友都没有吧。但是很快她就知道自己想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