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超级外脑 > 第66章 研讨会正式开始

第66章 研讨会正式开始

队伍整顿完毕,课题组的研讨会才正式开始。各个小组的课题骨干们,针对课题的实验设计与底层逻辑,展开了专业性的讨论。

李二韭记住了张梦圆、

杨浩东、杨朝伟这几位研究员的名字,觉得他们理论水平高,既能高屋建瓴提出框架性原则,也能落到实处,对具体的现象展开描述。

这才是扎根在项目第一线该有的样子,和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盖盖章的领导型学者完全不一样。

见到李二韭频频点头,刘老教授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

二韭,这些老师的发言你都能听懂?我看你煞有介事的样子,可不能不懂装懂啊。

在刘老教授这辈人眼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看不惯的就是那种不懂装懂,附庸风雅的做法。

能听懂个七七八八吧,也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李二韭淡淡回应道。

你这个年纪,能听懂个大概已经是不简单了。能有自己的看法,就真的是难能可贵了。

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老头子我可就不客气了。

于是,在某个课题骨干发言结束之后,刘老教授拍了拍话筒。

来来来,同志们。我们来听一听李二韭小同志的看法,看看这位脑力值第一人能不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科研工作永远都要跟现实条件与数据紧密连接在一起,我打赌,小李组长的见解会让很多同志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李二韭突然觉得这个道貌岸然的老教授蔫坏焉坏的,不仅把自己架在火炉上炙烤,还要把自己按在铁板上反复摩擦。 一定要把这记在小本本上,君子报仇,一分钟都嫌晚。

好在昨天晚上认真做过功课,稍微在腹中过过稿,李二韭已经大致明白自己应该讲一些什么内容。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很抱歉耽误大家时间。

希望各位长辈抱着中场休息的态度听一听我这个无知晚辈的“歪理邪说”。至于能歪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各位稍后心情的愉悦程度以及掌声的热烈程度……

众人哈哈大笑,配合地鼓起掌来!

这小子,有点意思。

老实讲,对于刘老教授的脑科学研究以及运用,我不敢用一知半解来形容自己,只有一无所知才是最恰当的评价。

三个月前,有幸接触到汪伟老师赠送的那些专业书籍,以及汪伟老师留下的心得和笔记。我才第1次对脑科学有了理性的认知。

汪伟老师留下的心得和笔记我认真看过,相信也是众多项目组骨干的共识,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

在我看来,这些经验有可取之处,但是不多;有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但是收获甚微。

我知道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参考我自己在脑力值(精神力)锻炼中遇到的种种状况,事实可能与大家之前的总结有着比较大的出入。

根据那份心得和笔记,项目组的各位老师已经比较认同:5柱之下的脑力值(精神力)提升,主要取决于大脑或精神的入静(入定)状态,平稳的精神状态是脑力值(精神力)提升的前提,达到心流状态就是脑力值(精神力)从低向高跨越的保证。

而我的实践与经验却告诉我:脑力值(精神力)训练状态中的专注度才是脑力值(精神力)提升的关键。即无需过分注意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保证整个脑部活动的高度活跃与高度的指向性才是脑力值(精神力)从低向高跨越的保证。

不好意思,请允许我稍微打个岔。

因为上述经验和观点,我个人认为“脑力值”这个名称,实际上并不科学。真正能直指本质的名称,应该是“精神力”。

所以,后面的讲述。我将不再使用脑力值这个词,而是直接使用精神力这种说法。

李二韭略作停顿,见众人都没有反对意见,就开始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精神力的强弱,本质上应该是大脑能够处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和信号,能够对粗浅的信息进行更精密、更复杂的加工和处理。

不仅仅存在信息量多寡的差异,还存在信息质量优劣的对比。

单位时间内可处理的信息量越大,处理的信息级别越高,其代表的精神力水平也就越高。

如果单纯只是让心情、心境、心态能够保持在稳态,我觉得那并不是对精神力的训练,而仅仅是停留在心态的训练上而已。

所以,我要强调的信息是两个。

第1个,精神力训练首先要保证的,是脑部活动的高度活跃与精确的指向性。而不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调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