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漼府,周生辰不得已过上了“儒将”的日子。
漼氏作为北陈文学世家,府邸的男女老少,皆是满腹诗书,就连那下人和护卫,也是温文尔雅,能写能读。
时宜整日便是泡在书苑,读书写字,此等浓厚的氛围下,周生辰也每日拿起兵书,跟着时宜泡在书楼,一读便是一整天。
“王妃,外面,有人求见。”王府下人前来禀报。
“何人啊?”时宜正握着笔专心抄书,头也没抬。
“是,是那蒋家的小公子。”那下人瞅了眼一旁的周生辰,硬着头皮说道。
时宜则没有想那么多,拎着裙角雀跃起身,“我去接他,应是知道我回来了,来送书的。”这些日子在清河郡,蒋屹哥哥总是来陪她读书写字作画,还陪她对词,打发了不少闲暇时光,好像回到了幼时一起长大的时光。
周生辰嘀咕了起这个名字,从未听她提起过,但也没有多想。直至看到时宜领了一个白衣厥厥,文质彬彬的小公子入了书楼,他才有些警惕。
鹰隼般的眼神,不带任何友善地扫视着这位怀抱着一摞书籍的玉面小公子,发冠已束,年龄应刚出二十。面色白皙,眉眼柔和,手部纤白,应没上过战场,纯纯一书生罢了。发簪木制,衣衫和鞋履布料略微粗糙,非达官显贵。
意识到打量着自己的眼神,蒋屹投来好奇的目光。
蒋屹:“时宜,这位是?”坐在书案前的黑衣男子,威压震慑之气笼罩,被他扫视得差些端不住怀里这些书。
时宜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道:“这位是,殿下。”
她一说,他便懂了,是她的夫君...他压制心头的酸楚,恭敬行礼道:“殿下。”
周生辰颔首,无一丝笑意。
“走吧,这些书你这么快就看完了?”时宜笑着向前走。走至书架前,正欲攀上梯子将书归回原位。
“我来吧。”蒋屹踩上了木梯,“你帮我抱着这几本书吧,时宜”
“好”
蒋屹踩在木梯上将书籍归位整理,时宜在下边一本一本递上去,二人配合得很是默契。
蒋屹:“那笈多王朝的十卷,我译完了五卷,等过几日全部译完,再给你送来。”
时宜:“这么快?我就知道这个事儿得找你来做。”
蒋屹:“还要多亏你给我的那几本笈多王朝的古籍,不然我可要守着枯灯犯难了。”
前去书架旁假装找书,一探究竟的周生辰,看到这二人绕着木梯递书的情景,热络的交谈已是不自在,听到她送了他笈多王朝的书,他更是酸!那些书是他买来送给她的,她居然转手就送了别人?
他再不过去打断,他们这二人还要聊到何时?居然还说着什么过几日再送来?
周生辰走过去,打断道:“在理些什么?”
时宜笑笑:“在理一些笈多王朝的古籍,之前阿舅让我翻译的,我还没译多少,剩下的那些有过那王朝的历代更迭,官吏选拔的部分,有些小字和部首我总拿不准,便让蒋屹哥哥帮我了。”
周生辰如门外汉般不情愿地“哦”了一声,那声‘蒋屹哥哥’听得他由为刺耳。
眼见时宜的夫君就伫立在她身旁,一副“盯梢”的模样,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蒋屹只得加紧速度把书架整理完。时宜见周生辰并无自己的兴致,她每和蒋屹哥哥说上几句,周生辰虽是不懂,也会偶尔插进来一个问题,时宜解释完之后,三人便陷入沉默。
每次时宜兴高采烈地解释完,便瞧着周生辰的神情,以来他会有大彻大悟般地神情,哪里料到他只是敷衍地嗯了几声,心不在焉。顾左右而言他,哼!时宜悄悄在背后嗔他一眼,对他这幅漫不经心的样子表示不满。
蒋屹意识到自己的不受欢迎,婉拒时宜的茶水之意,躬身道别离去。
在漼府住了已接近七日,归宁省亲的时日也差不多了。自那日后,周生辰便有意无意提起返回西州之意,时宜听了几次,也懂事地应下。
启程的前一日,时宜带周生辰去了常去的寺庙,想着临行之时再替坞水房的亲族上一柱香,祈求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