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天狗的投名状
大庆等人侦查途中免不了遇到上山放牧百姓和狩猎的猎人,大庆等人在和他们的聊天中听说了些刚刚崛起的一股报号为天狗绺子的许多传说。
大庆将天狗绺子的传说讲给了绍刚,邵刚听后笑了:“没想到这小狗剩子还真有两下子,开局不错。就看能不能发展起来了!”
阴阳沟。
踩盘子的小崔又带人上山了,这已经是最近上山的第三波人马。
自从沟口屯砸了叶家和杨家的明火,声名鹊起的天狗让诸多小股绺子都趋之若鹜。四处打探消息、寻找线人,希望牵上天狗这条线,纳了投名状靠天狗的窑。
这时候负责一直与各屯乡线人联系的小崔及其几个手下忙的不可开交。
虽然想靠窑的绺子和个人非常多,但一听天狗要的投名状就吓退了一半。
天狗规定,想上山可以,但必须纳投名状。投名状就是带一颗鬼子兵或者汉奸、伪军的人头,见一颗人头收一个人。
吃香的喝辣的可能立马丢了小命、继续苟延残喘还能将就这活,这是摆在想靠窑的绺子前的两个选择。
杀日本人?杀汉奸和伪军?这种事对这些在博克图地区排不上号的小绺子来说无异于九死一生。
先不说小鬼子,也不说伪军伪警察,就那些山林队的汉奸狗腿子手里的家伙都是日本人发的。比他们手里这些洋枪土炮强了不知道多少,有些小土匪看了看手里还没炸膛的老掉牙的单响步枪,直接打消了靠窑的念头。活着挺好,就算吃的不好穿的不好好歹是还活着,咋也比找日伪军送命强。
可有的人不这么想,第一个动手纳投名状的绺子当家人叫山鬼。此人30出头,手下有十六七个兄弟。据说此人原来在山东当过3年和尚,大灾之年寺庙也同样揭不开锅。
老方丈坐在大殿饿死前,对手下的弟子们说:“散了吧!各自出去刨口食吃吧!大灾之年百姓举步维艰,没人顾得上信仰了!去吧!去吧!”
15岁的山鬼随着一众师兄弟跟着闯关东的大军踏上了征途,等到达物产丰富遍地都是吃食的东北时,却只剩自己,师兄弟们全都饿死在了路上。
这次旅途上的遭遇让山鬼的信仰几近崩塌,他独自一人在林中荒野求生了1年多。这也是他的外号的由来,随着又一批闯关东的人群到来,习惯独自生活的山鬼便继续向东走。
后来的经历山鬼不愿提起,不知道继续向东的路上经历了什么。让性格温和,喜欢独处的山鬼成了土匪!山鬼很讲规矩,严格执行这关东土匪七不抢八不夺的规矩。山鬼甚至会帮助一些穷的揭不开锅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