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异世三叠纪 > 第28章 大内高手(三)

第28章 大内高手(三)

古代东方有很多博大精深的历史玄秘未公开于世。玄奘三藏法师收伏了石头陀如虎添翼,从此不用担心西行路上自己的人身安全。随着西域腹地的不断深入,玄奘逐渐掌握了西域的语言,已与石头陀能够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

在他们交谈的过程中,石头陀承认自己杀过人并且当初也想杀死玄奘,但他诚恳地说:“是师父您感化了我,您高深的佛法令我敬畏,我愿一路护送您到那烂陀寺,之后我就会离开,但您无须担心,在我离开您之前,我会把我的武功教给您,以此代替我为您护身。”

玄奘道:“你使的是什么功夫?一路上怎么只见你随便挥舞几下指头,身体摆几个扭曲似跳舞又似祷告般的姿势,敌人就承受不住,落荒而走呢?”

石头陀道:这门功夫叫千幻玄阴指,是古印度瑜珈术中最上乘的功法,它不靠技术来击毙或击伤敌人,而是靠手指挥动,在空中凭空划出符咒来进袭敌人,外人不明所以,看着象鬼画符,实际上威力很大,对方经受不住,只好逃遁。实际上我这几次是没有使全力的,因为没有遇到强敌。如果遇见了更高强的对手,我的食指便会放出暗黑色的热气,一下子会将对方烧死汽化为烟。

玄奘追问这门指功的求历,而那石陀却不再多说了,也不知是他真不知,还是不愿泄露天机。所以玄奘在将其抄写在《解深密经》时,也没有注明功法的出处。但后世还是有人考证了出来,我将它给读者朋友们补述如下,也算是给这段隐秘的历史弥补一个小小的缺憾——

据现代学者、中国已逝的著名古梵文翻译大师季羡林的苦研,古印度的两本巨著传颂诗人创作吟诵史诗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抢救挖掘出来,它们分别是《罗摩衍那》和《摩诃波罗多》,这两部史诗类似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但形成年代更早,它们写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书中记载的史实则要比成书时间早2000年,就是说书中的事情是发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它们在故事上是接续关系。两部诗歌的作者传说是蚁垤。但考古学上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个人是作者,当然,也没有明确的证伪这个人不是。

关于蚁垤这个人,有很多有趣的传说。看汉字,这个蚁是蚂蚁的蚁,垤,则是小土堆的意思。传说他生于婆罗门家庭,幼年被父母抛弃,由山中的野人收养。长大后以偷盗杀人抢劫为生。有一天,他抢劫了一个仙人(真胆识过人),让仙人交出财物。仙人让他反复念mura(摩罗)一词,这个词是rama(罗摩)的颠倒。交代完,仙人就消失不见了。愣在那里的蚁垤一遍一遍念着摩罗,时间如此之长,以致于蚂蚁堆满了全身。他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这个时候仙人又出现了,从蚂蚁堆中解救了他。蚁垤于是被感化,顿悟了。有一天他看见猎人射死了麻雀,脱口成诗,于是大梵天从天而降,让他吟成了《罗摩衍那》。这个情节有点像石头陀被玄奘大师感化的故事,所以有可能是后世学者受到了大唐西域记的启发而模拟出来的,这里先不追究了。

《罗摩衍那》的意思就是“罗摩的历险经历”,顾名思义,整个诗歌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罗摩的故事。全诗分为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后篇》。

诗中主要情节如下:

阿逾陀国王十车王举行祭祀求子,天神们为了分享祭品,请求大神毗湿奴托生为十车王之子。于是毗湿奴化身成十车王的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取胜,娶了弥提罗公主悉多。十车王垂垂老矣,决定立罗摩为太子,小王后希望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要求把罗摩流放山林。由于小王后曾救十车王于危难之际,十车王有承诺在先,应允她的要求。罗摩为了不让父亲食言,自请流放,悉多也决心随罗摩一起流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