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典阅司判官 > 第25章 千年心结

第25章 千年心结

八王爷讲道——

有一个老妇人,儿子建有宽敞明亮的楼房,她却住在半山腰一个废弃的窝棚内,逢人便述说儿子的不孝,闻者无不可怜其遭遇,切齿她的儿子铁石心肠,不孝敬老人。

两年后,老妇人死掉,到当地城隍衙门告状,请求城隍惩治她的儿子。城隍将她暂且收在狱中,等待她的儿子到来,开堂审问。

三十年后,老妇人的儿子一命归阴,衙役将鬼魂拘到,城隍却犯了难。当年,老妇人死之后,她的儿子十分悲痛,按照当地习俗将她隆重安葬;每逢年三十和老妇人祭日、上元、清明等时节,她的儿子都备足祭品到坟头祭奠。

烧纸上香时,她的儿子都掉着眼泪喃喃念道:妈,到了那边,你老人家就消停点,再莫象活着时一样,非得跟人拧着来行事。阎王老爷有什么规矩,你老人家就遵守,判官小鬼儿要点买路钱什么的,你老人家就大大方方地给。我每年都会给你烧足够的纸钱,不会短少你老人家在那边吃穿用度。你走的前两年,非得搬到山上的窝棚里去住,一家大小多次求你搬回来,你老人家非得犟着不回来。其实为多大点事呀,你平时总跟儿子拧着来,儿子也不会计较你,可刚把你送到县城安了假牙,嘱咐你不要吃硬物,你偏不听,非得嚼炒豆子,生生将假牙崩坏,还伤了牙床。儿子实在没忍住,数落了你几句,你老人家就不高兴了,还悄悄搬去了窝棚,又逢人便说儿子不孝。唉,儿子不孝就不孝吧,如果死后阎王老爷要因此将儿子下地狱,儿子也只有承受,但希望你老人家到了地下,把自己的性子收着点,免得受苦遭难啊!

他烧纸时念的话,衙役们都如实地报给城隍听了,因为城隍每年都派衙役到老妇人坟上听她儿子说些什么。城隍又审问了老妇人,问她为什么活着时总跟儿子对着干?老妇人说儿子大了,不听她话,凡事总不合她心意,因此和儿子对着干。

城隍有些哭笑不得,拿不准老妇人的儿子到底算不算不孝,便制了案卷,将老妇人和她儿子一并移送无常殿,请黑白无常定夺。二常也感到难以定性,遂将二鬼呈送本王。

请问李大人,你认为此案应如何发落?

李正坤挠挠头,对黄王禀道:“老妇人行事古怪,凡事跟儿子对着干,儿子不是她亲生的吧?亲娘谁干得出这事儿。”

黄王笑道:“确是亲生。”

李正坤道:“既是亲生,为生活琐事争吵,无法理问是非曲直,‘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如模糊应对,驳回老妇人诉讼,将母子二鬼发往十殿投胎,了却这一世母子之缘便了。”

黄王道:“当然也可以如此糊涂生硬了之,但鬼有讼、司必理,如果不将此案审问判决清楚,让二鬼心服口服,如何彰显阴司察幽洞微、威严公正之铁面呢?因此,不能糊涂了之。”

李正坤便不知道该怎么办,眼光瞟向包振堂和李天侯,意思你们二位快点出个主意。黄王倒不以为意,对二位师爷道:“你们有什么看法,也说说看。”两位师爷都直晃脑袋,表示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此案。

黄王便打算转身进殿,李正坤急了,忙请黄王留步。黄王一旦进去,便表示李正坤对答失败,只能打道回衙,前面七殿都调了卷,岂能折在八殿。

李正坤道:“老妇人虽然性子古怪,但儿子没能设法劝谏,更不该让老妇人凄风冷雨死于山野窝棚之中,母子不能同心,不如来世让他们掉个个儿,母为子、子为母,再续一世,看情形如何?”

黄王喜道:“李大人此言,正合本王心意,本王也打算让他们母子二人换位体验一下。世事不外乎人情,阳世之亲人,能成一家,缘分匪浅,若能相互体谅理解,将会增加多少幸福家庭,哪里还有什么亲人之间赌气纷争,反目为仇!李大人年少大才,将来必成大器。请进吧。”

李正坤直流额汗,刚才不过情急一通胡言,没想到歪打正着,合了黄王的心意,也算上天暗助。呵呵。

在八殿一查数月,阅尽两百年来所有案卷,仍然查不到郭巧茹、席青忭半点线索,李正坤只好辞别黄王,带着师爷、鬼吏来到第九阎王殿。

第九阎王殿阎王平等王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今zj省sx市),生于江南名门望族,南宋孝宗朝赐进士出身,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参加进士考试,原本被取为第一名,但因秦桧的孙子名列陆游之下,惹恼秦桧,秦桧不仅将主考官下狱,而且指示礼部,再不得录取陆游。

陆游是南宋非常坚定的主战派,坚决要求抗金,收复失地,但屡受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打击和排挤,仕途不顺,经历坎坷。陆游不仅诗、词、文俱佳,还修有一部史书《南唐书》,展现出惊人的史才。也许是历史上偏安一隅的南唐王朝,跟陆游所处的偏安朝庭南宋,非常相似,陆游才触动心思,花费精力和时间修一部南唐史书,希望南宋朝庭能够以史为鉴,绰厉奋发,北伐中兴。只可惜苟安的南宋朝庭不知进取,无此能力,最终淹没于历史的大潮之中。

因此,陆游身上的最大特点便是爱国主义,最著名的诗是临终绝命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