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混在乱时空(快穿) > 分章完结324

分章完结324

平锅被夏家一家占有着,阿满负责和面,和面是个体力活。kunlunoils.com不然不够劲道。翠翠和王氏负责学做卤汁和卤肉。夏守诚就做火头军,雨桐教腊梅做小菜。腌萝卜、腌白菜。就连最小的阿福都跟着烧烧火,拉拉风箱跑跑腿。

“我们都有事了你干啥?”翠翠忍不住问雨桐。

“技术指导,我教你们”

“我们都会了呢?”

“外面不还有一滩事吗?那你们谁会算账?”众人无语,雨桐笑道:“从现在开始,大家先学会算账吧,不然买卖还不赔死!”

众人接着无语,“阿福开年去上学,不然谁记账?难道我们去请账房?”

“一家子的买卖,记什么帐”夏守诚道。

“你看谁家做生意不记账?那还不乱套?管账的管钱的要分开的,这是粟特人做生意的心得。”

“我们谁也不会”

“我跟胡人学了一点,先教你们。阿福,这个账房工作就交给你了。明年好好上私塾”

“姐姐我在家帮忙”阿福是不愿意去上什么私塾的。

“那你问问爹娘愿意不?”

“好好去学写字,不然我们都是睁眼瞎”王氏忙道。

木工忙碌完,一家人算是把雨桐交给大家的肉夹馍、各种面和卤汁、卤肉、酱肉小菜都学会了。最后雨桐想起还有一种很方便的面,也是这边的特色面食,饸饹面。又找木匠研究那套东西。然后一家人实验。

所以夏家几乎天天吃面,就是干活的也跟着吃面,不过面的美味深得师傅们的赞赏,慢慢就把他们家的名字传了出去。

饸饹面成功,阿满深表这个还算容易,其余的要求高,和面经常让他手臂酸疼。

“咱们学会了这么多面食不表示全都做。其实每天就做那么两三种就行了,多了反而忙不过来。”雨桐道。

眼看着到了腊月,这个铺子开始不开?天冷出来的人都不多了。“开吧,越到年根,大家越出来买东西过年,咱们家先少做,卖不了的自家吃就是”

一听闺女这样说,王氏不觉肉痛,天天白面肉的糟蹋已经让她快承受不住了。“天冷放得住,家里吃啥还不一样?”

一商量,择日不如撞日,第二天牌匾挂上,鞭炮一响,夏记面馆开张了。他们家与别人家不同的是,铺子外面挂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了铺子经营的品种。

一早炉子就生上了火,石炭禁烧,整个屋子暖洋洋的,桌子干净整齐,桌上摆放着一瓶醋,一碗辣椒油。筷子整齐地插上竹筒里。

小店门口靠边是一个柜台,雨桐今天换了男装做掌柜。角落放了一个桌子,上面是两坛子腌制小菜,免费取用。

“您往里面请”夏守诚今天做了小二。

“看你们外面写着面馆,那就来一碗你们拿手的面,还有什么?”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看着不想本地人。

“还有肉夹馍,卤羊肉,酱猪肉,卤杂碎”

“来一个肉夹馍,那个什么肉的都每样来一点拼一盘子。”

“面要大碗小碗?”

“大碗把,多放汤,这鬼天,真冷!不过你们屋里很暖和”那人坐下一扫,看到了墙角的炉子。随后站起来饶有兴致地看了看。“烧的什么?”

“石炭”

“真不错”

夏守诚把饭菜报给雨桐,雨桐报给阿福,外面又进来三人,看着像是一起来做生意的人。夏守诚接着招呼。

没想到不大功夫店里已经坐满了人。好在准备充足,腊梅和翠翠都成了跑堂。雨桐按着桌子记录着,结算的时候分文不差。铜板一把把扔进钱箱子,众人在忙碌中快乐着。

早上过后,只是稍作休息就开始迎来中午的客人。下午阿满不得不再次和面,早上的已经用完。

“哥,这回就不用多了,晚上估计客人不会多,其实咱们只做早上和中午就行,晚上一般都在家吃饭,客人可能去酒楼会友。”雨桐道。

“今晚试一下,如果人少了咱们就不做,做了一天也很累的。早再说那些卤汁酱肉的都要准备,不然咱们连那个时间都没有”阿满道。

可不是,明天的东西今天就要准备,不然就是没时间。这还是让羊肉铺的和猪肉铺的提前留出来,不然买东西的时间都没有。

下午夏守诚推车去去东西,一家人稍作休息就开始准备晚上的食材。果然就像雨桐猜想的,来的人不多,稀稀拉拉几个。雨桐出去,在牌子上写下了营业时间。

一家人收拾完铺子,腰酸腿疼地去正房数钱。哗啦啦一堆铜钱,每人一根麻绳穿。简单数数都会,但是都没达到雨桐的要求,所以他们被雨桐逼着学会了,一到一千,一贯一串。他们却是一百一串,多了怕出错。

总账出来一天共得三贯挂零,大致抛出去成本,怎么也剩一半了。“这就是不记账的坏处,成本都不知道怎么算了”雨桐摊开手道。

第456章 456.初唐记 6

“如果一天收入一贯多也不少了, 一个月就是三十多贯吧?”阿满掰着手指算着。

“以后多准备一些酱肉, 有些客人喜欢走时带一些的,还有酒水明天要上”雨桐提醒道。

“哦,今天买了, 明天一准上”今天有的客人想喝一杯,可惜他们没准备酒, 现让阿福出去买回来的。

小店开张, 一天天在完善着, 等到了年根,东市这边大多都知道了街里有一家面馆不错。来往的商贩慢慢走喜欢早上过来吃一碗热乎乎的面再去做生意。

有的走时带上一块肉一壶酒便做了酒菜。夏家的炉子慢慢被长安城里的人们学去,使得价格低廉的石炭翻了身。好在出产地不远, 石炭被一车车的拉进城。他们当然不知道自家对整个长安甚至大唐人们生活影响着。

夏家的面简单却有着魔力, 钱多的吃肉的, 钱少的吃素面。即使素面也是有着独特的味道。时间赶的带着两个肉夹馍走了, 不着急的坐下来慢慢品尝。

雨桐每天跟家里结算完就逼着除了王氏和夏守诚所有人算账记账, 她不会长时间留在这里。她要走, 去看看古代的丝绸之路。不然就白来了这个世界。

她不敢说,说了谁也不会让她走, 唐朝再开放,也不会一个姑娘满世界跑。他们学不会算账自己走着也不放心, 所以她要逼着他们学。就连王氏数钱的速度也在加快。客人不会等你慢悠悠一个个数。

阿拉伯数字依然是首选,好记好学, 记账用的汉字也要学。阿福在雨桐的诱导下开始踏下心来学算术和汉字。这里翠翠算是最聪明的, 很快过了加减法一关, 这让阿满很颓败。

他哪里知道晚上临睡觉那俩就让雨桐给他们出算数题,这样练下去能不快?每天下午是去市场取材料的时间。开始都是夏守诚去,后来雨桐开始带着大哥一起去。不光是为了熟悉材料价格,也要学会关心外面发生的大事,别等着有天灾战乱了还不知道!

等东西买好后,阿满回去,雨桐不回去。她要去西市跟着一个粟特女孩学粟特语。粟特人五岁就开始识字,识字后家人就要教他们如何做生意了。当然主要是男孩子,女孩子早晚要嫁人,但是一般家庭也不会反对女孩子学,学好了找一个好商人嫁了。

“珊娜”

“雨桐姐姐”一个小姑娘跑来,她是商人康进德的女儿,她母亲安氏,一家人标准的粟特人。珊娜只有八岁,平时跟着她爹摆摊或帮着母亲带孩子。他们一家来长安已经五年了。康进德每年往返中亚一次,带回来的货物在长安售卖。

“珊娜今天好漂亮”雨桐抚摸了一下珊娜梳起来的辫子,五条辫子今天都做了发饰,看起来很可爱。

“过年了,阿娘说这样漂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