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混在乱时空(快穿) > 分章完结21

分章完结21

一大一小,桌子一边一个,掰手腕!人小几乎上了桌子。

“再来一次!”肖爱国抹汗,怎么这个小丫头力气这么大!

“好!再给你一次机会!”雨桐很轻松道,就是给你一百次机会也不会让你翻身。

n多遍后,肖爱国彻底败下阵来。“服了吗?”雨桐拍拍他的小身板。

“服了!”不服不行,肖爱国这个郁闷,以后自己可怎么见人!

“服了就好,以后好好跟着我,保你有的吃有的玩!”雨桐抓了一把糖给了肖爱国,“不就是糖嘛!多大点事?偷着吃啊,别让你妈看到,不然以后不给你了!”

“嗯!”我一定不会让我妈看到。有糖吃还说什么!肖爱民张着小手也要,雨桐给他口袋里放了一颗,这时候的糖嘛,没包装,糖球外表是一层塘渣,小家伙乐了。

中午雨桐见识了肖家的战斗力,肉一块块放进嘴巴!那肥的流油的肉块几下就进去了!大馒头一口接着一口。雨桐摇头,这过的是什么日子!老爷子坐在桌子上慢慢吃着,谁也不看,雨桐看了两眼后地头默默吃饭,偶尔给她妈夹些菜,肉她们娘俩没少吃,不吃也罢,自己不缺,还不如留给肖家人吃了。

“桐桐怎么不吃肉?”朱海蓝看她一筷子都没动就夹了一块鸡肉给她,“谢谢姥姥,我还小,肉不好好消化,留着给表哥他们吃吧!”

“桐桐真懂事!”不吃好啊!自己还能多吃一块,诸葛翠花笑道。

“吃肉会帮你长身体,你多吃了身体才壮实!放心吃吧!”朱海蓝又给老闺女夹了一块。诸葛翠凤老老实实吃着,朱海蓝看闺女吃了,会心一笑,娘俩吃的都很斯文,都没吃多少就放下筷子。

“姥姥我们吃饱了!”

“就吃这么点?再多吃点!”朱海蓝劝道。

“真的吃饱了,姥姥做饭好吃,我都吃到嗓子眼了!”

“呵呵!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不吃了就陪你妈坐一边去吧!”

太阳正足,他们是在炕上吃的,放了一个炕桌。雨桐很听话地拉着她妈往后坐了坐,肖爱民早早吃饱跑过来叫姐姐。

“乖啦!雨桐拿了一根线绳给爱民翻绳玩,顺手在他嘴里加了一颗糖,不然小家伙哪有真么听话。

朱海蓝拿了一块发糕放到老伴碗里,“尝尝这个,我吃着不错,比馒头不难吃”

“妈,发糕哪有馒头好吃?爸,您还是吃馒头吧!我妈这馒头蒸的就是香!”翠花不忘咬了一口手里的馒头。

老爷子夹起发糕咬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一连几口下去,一块发糕就没了。朱海蓝一看笑问:“还吃不?”

“嗯”一块发糕落入碗中,老爷子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真有那么好吃?妈,也给我来一块”翠花道。“姥姥我也尝尝”肖爱国也要了一块。

朱海蓝干脆一人一块,就连肖爱民也不放过,小家伙手里拿着一口口吃的还很香。

“妈,谁做的?还真好吃的!还有没?要有走了给我带点”翠花咽下去道。

“还有一些,也要让你哥哥弟弟尝尝,只能给你几块”朱海蓝道。

“不是咱们家做的?”

“是桐桐她们娘俩做的”话语一出,所有人看向在炕上玩翻绳的两人。

“姥姥就给我大姨都带去吧,明天我再做一锅送来”桐桐道。

“做这个一定费事,尝尝就行了,别费事了!”朱海蓝经常做饭,里面的味道还是能尝出一些来的。

“妈,做就做嘛!不就是玉米面吗?能有多费事?”

“那你用玉米面给我做一锅试试?”朱海蓝瞪闺女。

“算了!您老还不知道我那两把刷子!”诸葛翠花笑道。

“知道就好!桐桐不要做了,姥姥姥爷都吃到了”朱海蓝道。

“好,姥姥你们啥时候想吃了我和妈妈给你们做”雨桐从善如流,做了破绽太多,不做刚刚好。

第30章 30.被遗忘的角落

一桌饭菜全部干掉,肖家人吃饱喝足稍休息后回家, 不然回去太晚会贪黑。大姨家走了, 雨桐和诸葛翠凤也走了, 带着一包姥姥给的点心。再给别的说什么也不要、朱海蓝没办法只得这样。

老人一直送他们到街口, 再走一段路就到家,雨桐让老人回去, 忙了大半天也累了!朱海蓝回到家看着老爷子躺在大炕上,听到声音翻了个身, 朱海蓝知道他醒着, 不然呼噜声早就响起来了!:“你看翠凤是不是好多了?桐桐也懂事了, 我们就是没了也能放心了不是?......”朱海蓝也躺下念叨着,老伴没出声, 证明还听着, 还能听进去。

破五后(正月初五)朱海蓝来过一次,商量她们娘俩的土地怎么办, “你大舅舅他们的意思是你们娘俩也不能种他们就帮着种了, 打下来的粮食给你们八成, 毕竟种子化肥还要去买的”

“姥姥,大舅舅他们也不能白给我们种, 这样吧, 我们只要一半就够了,我和我妈吃的都不多, 过完年我们要养鸡, 就让我大舅舅再给我们一些谷糠就好, 自留地我想留下,让我妈种种菜,有事做了或许会好些”

“自留地你们娘俩也就一分地,留着也行,实在忙不过来不还有姥姥嘛!那你们的地就分到大舅舅组了!那个小鸡你要养多少只?”

“我想多样一些,下蛋卖钱了也好有个零花钱,就先养二十只吧!可以吗姥姥?”

“可以倒是可以,你要的多,姥姥去孵鸡场看看,咱们一起要的多了或许便宜些”

“姥姥,眼看天热了,我想把家里的窗户重新换上塑料布,草帘子不挂了,屋里太黑,我妈做针线活会伤眼睛。要是能给我们按上电灯最好了!”

“这些回头我跟你姥爷大舅舅他们商量一下,那个知青点没人住了,我的意思是让你们搬过去,那边离姥姥家还近,院子也大,房子宽敞,窗户还是玻璃的,这事不好办,先让你姥爷找大队书记说一下,哪怕花钱买下来也好”

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知青点虽然靠北,好在他们距离大马路近,出行方便,就是离着自留地远一点,那有什么关系?以后她和她妈一定会好好生活起来,也不怕见人。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在过完十五后雨桐和她妈妈搬进了知青点,现在知青点还有三人,一排房子被一道院墙分为两个部分,雨桐和她妈占了三间,靠西,西面上还有两间厢房,是以前知青做饭存放东西的地方,角落还有一个厕所。

剩下的知青也正忙着找关系或等待着政策进一步下达回城,到十五还没回来。诸葛家的人很麻利的用土坯先把院墙垒起来,他们还是不放心娘俩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