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不定!”
张大姐到是明显知道董大叔的意思,也不生气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朝着两人露出了个微笑便高兴的朝隔壁作坊走去。28lu.net
待张大姐走远,董大叔才歉意道:“到是小老儿考虑不周,女人家参合进小哥的大事自然有些不妥,不知道小哥有何赚钱的大买卖?”
在五里亭混了一辈子,董大叔自然不会以貌取人。
虽然张毅只是小厮打扮,可谁知道主事的是不是另有其人?
而且人家已经找上门了,如果真有生意他董老汉难道还有把生意拱手往门外推的道理?
明显董大叔回错了意,张毅也不好解释,当下道:“董大叔,其实我这法子也非常简单,就是取个巧。不过这里边利益牵扯太大,所以才谨慎了些,还望董大叔不要见怪才是!”
“恩,小哥谨慎一些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我董老汉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知道保密二字,如果小哥信得过小老儿不妨说出来,如果能做小老儿自然鼎力相助,若是不能做也会为小哥保守秘密!”
董大叔微微点了点头,作为手艺人他非常清楚诚信的可贵。
照他看来既然张毅选择了他做生意,无论如何他都将保持底线,绝不透露张毅的细则。更何况事关机密,更加不会提及。
正如大周传奇首富沈大海所说一般,人无信则无立足之本,国无信则无立国之基。当年沈大海散尽万贯家财,凭借的便是诚信二字在短短三年间重新打拼出巨万身家。
张毅嘿嘿一笑,心道这董大叔还真是对自己的胃口,虽然就这么几句话却让人如沐春风,到底是做了几十年的老手艺把式相当稳重。
不过如果只是这样张毅也不放心,正所谓财货动人心,就像后世一句话说的,没有背叛只说明背叛的价码不够。
当价码超越了一个人承受的底线,所谓的背叛就不再重要了。
或许现在的董大叔坚守手艺人本分,可是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严格来说他是个商人也不为过。
都说商人其实就是伤人,低买高卖赚取利润,这样的人不管被人怎么样至少张毅是信不过的。
所以张毅当下便道:“董大叔果然不愧是数十年的陶器大师,从董大叔口中说出的话我自然是信得过的。只不过生意终归需要互利互惠,无论是买家还是买家都需的有利可图这生意才能做得长久不是?”
“那小哥的意思是?”董大叔不由得眉头一皱。
张毅的话虽说在理,可在他耳朵里听来却有一种明显拉拢的味道。
------------
第119章 干股
“嘿嘿,董大叔!”张毅缓步上前,一脸微笑道:“方才我便说了,我那生意虽然能够赚钱,不过却也容易被人模仿,如果不能保密定然也赚不了多少时日。既然董大叔陶瓷能做,而且又会雕刻,说白了对我而言却是我生意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既然我要吃肉总不能连汤水都不给你们留了吧?更何况先前听张大姐说董大叔还有个孙子大名叫做董小虎,正在东边的王秀才那儿念私塾,想必定然是个做学问的好苗子。
只是想必董大叔也知道,读书不易且笔墨又贵,纵然大叔家里置办了不少田产想要供一个读书人恐怕也有些力不从心吧?”
早在先前的时候张毅就听张大姐提起过董小虎正在念私塾的事情。看张大姐那一脸自豪的模样,不用问张小虎肯定学业不差,而且很受董老汉一家重视。
否则的话董家虽说比上不足,但身家也算厚实,守着三十多亩田地却依旧去码头扛活,在作坊里做陶,还不是手中拮据?
张毅相信董大叔哪怕是为了孙子的前途着想,也会慎重的考虑自己的问题。
果然,听张毅这么一说,董老汉原本还看似轻松的老脸便不经意闪过一丝愁容。
正如张毅所说的那样,想要供一个读书人,难啊!
现如今还只是开蒙,连童生都不算,可即便如此每年的束脩、逢年过节的礼行,还有几乎一个月就要花费的一刀宣纸.....这些都是钱。
以前的陶器作坊生意的确不错,赚了不少银子。可那也是相对普通老百姓而言。
更何况如今生意时有时无,价钱还压的厉害,如果不是省吃俭用如何能供的一个读书人?
可即便是再节俭,不能开源终究也是一个大子搬成两半用,它不顶事儿啊!
想到这儿,董老汉不禁叹了口气,苦笑道:“谁说不是呢?早年却实积攒了点儿家底,按说凭着这些家底我董老汉一家老小安守本分也不愁吃、不愁喝。可万万没有想到小虎那孩子竟然还真是块念书的料,王先生说只要磨砺些年岁,举人不谈但一个秀才是跑不了的,你听听,秀才公,秀才老爷啊!
我董家祖祖辈辈就在这秦淮河边谋营生,说是泥腿子也不为过,若是能出一个秀才公,老汉我就算是死了也有脸见祖老先人了!所以老汉我一咬牙,念.....!这几年下来笔墨纸砚、书本礼行,哎......”
看的出来,董大叔可谓是又欣慰、又发愁。
欣慰的是自己的孙子秀才有望,可发愁的是年复一年的投资让整个董家可谓是度日如年。
虽然目前董家还没有到麦田卖地供学的地步,但是也差不了多远了。
对于董老汉的心情,张毅也非常理解。
做父母长辈的谁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现在小孙子有望成为秀才,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供的。
在这个市农工商排位的年代,手艺人连农都算不上,倘若家中能够出一位秀才,直接便鲤鱼跃龙门成为士的阶乘。这其中除了能够身价攀升,那好处也是多的数不过来。
如此一来,又何来不供的道理?
但是张毅却知道,想要中秀才其中坎坷又何曾如董老汉想的这般容易?
想要成为秀才就必须先成为童生。一年一度的童子试由本地县令主持,三轮考试层层筛选能中童生的也不过寥寥几十人。可就算是中了童生,后面还要经过四门府试,在一个层层筛选,百不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