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村尾路有点长,中途总要路过那么些不美好的地方,遇到那么些不美好的事,见着那么些自以为美丽的人,弄得心情都不那么美丽。lehukids.com
比如,路过池塘时,不幸撞见在桃树下弹琴的王凤仙小姐。
其实,这个季节已经没有桃花了,枝桠上一串串丁点大的青果子,着实谈不上什么**雅致,有点丑丑地倒是真的。
田蜜自然不会过多地关注一个陌生女子,虽然那女子确有几分姿容,端坐在水岸边抚琴的身影也确有几分意境。
只见小河塘芦苇连连,水鸭成行,少女一身水红轻纱随风荡漾,纤纤十指在弦琴上飞扬,袅袅琴音随之荡开,端的是一片清音绝响。
田蜜慢悠悠地走着,与美景擦肩,正准备而过。
琴声戛然而止,少女声音娇美,昂首唤道:“傻子。”
田蜜不知道在叫她,继续过。
“傻子!”少女忽地一拍琴身,恼怒道:“你没长耳朵啊?”
田蜜就顿下来,缓缓眨了眨眼睛,困惑道:“你在叫我啊?”
看着田蜜那无辜的眼神,王凤仙一口气没上上来,愤愤道:“不叫你叫谁?这地方还有第二个人吗?”
“哦。”田蜜好脾气地点点头,而后歪着脑袋,大大的眼睛里满是疼意,好像伤在她手上似得,怜惜又好奇地道:“很疼吧?”
刚才那一巴掌,可是实打实地拍在琴上啊,琴弦很容易伤手吧?也难为这少女硬是挺直了腰杆,昂着首,努力俯视她了。
王凤仙把手背在身后,紧紧握着,硬是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嘴硬道:“没有!要你管。”
可是,这傻子的表情怎么这么真实,会传染似得,她怎么觉得手比刚才更疼了,不会留下疤痕吧?
“哦,那我走了。”田蜜点点头,转过身去。
“哎,傻子。”王凤仙又叫了声,见田蜜转过来,她便抿了抿唇,假装不在意地问道:“那个异乡人死了,你知道吗?”
死了?哦,对了,那天晚上的火那么大,乔宣自那以后就没在村里出现过,村民们以为他被烧死了,这也正常。
只不过,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在那天之前,她跟乔宣没什么交集吧?有必要跟她讲吗?她困惑地望过去。
王凤仙看着那双单纯迷茫的大眼睛,一跺脚,气恼道:“死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个人了。一辈子看不到了,你都不难过吗?即便你是个傻子也该知道难过的吧?”
田蜜一脸黑线,王凤仙小姐有逻辑可言吗?她为什么会觉得乔宣死了她就该难过?她不难过八竿子打不着的王凤仙又气恼什么?傻子知道难过吗?知道吗?
她更加愣愣地看着对方。
王凤仙看着她懵懂的表情更加心烦了,吼道:“你不是喜欢他吗!见不到他了你都不难过吗?”
嗤……她什么时候喜欢他了?凤仙小姐的神逻辑太强大了。她无语道:“我,喜欢,他?”
王凤仙理所当然地道:“难道不是吗?那天在河边,她们明明都欢喜着那个异乡人,推推搡搡半晌,却谁也没有勇气靠过去,就你顶着压力去了。”
这样啊……
田蜜明白了,这少女肯定是遇到感情问题了,不好跟别人吐露心迹,于是找‘傻子’无理取闹来了。
田蜜逻辑也跟着神化了把。
所以,她是‘被喜欢’了,吓她一跳。
前前后后弄明白了,田蜜安心了。她又不是情感专家,没道理跟她胡绞难缠,而且,她并不认为王凤仙的事情,能跟她扯上半毛钱的关系。于是,她转身便走了。
这一次,无论王凤仙怎么叫,她都置之不理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王凤仙还真不像一个小小里正家的姑娘,从衣食住行到行为举止,都有小姐的派头,不过定然不是什么豪门世家,顶多是个三流水准而已。
半路出了点岔子,稍微耽搁了点时间,田蜜晚了点才走到村尾。
她越接近蛇娃家,就越走得慢,大大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丛小草,深怕里面埋伏个什么东西。
其实,她怕蛇,很怕蛇。
田蜜壮着胆子走到蛇娃家门前,轻轻敲门。
“谁啊?”里面有人扬声问。
“杨婶婶,我是村头田家的,田蜜。”田蜜应道。
不一会儿,就有人来开门,门打开后,里面站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
“田姑娘。”少年高高廋廋,浓眉大眼,皮肤微黑,穿一身粗布短褐,肩膀与膝盖上还打了两个补丁。
田蜜打量了站在门口的少年一圈,硬着头皮道:“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她家那么不受欢迎,杨婶都进去了,没道理人家家里,她连门都不敢入。她要真这么做了,杨婶就算想得明白,这心里也会发寒的。
少年愣了愣,头一次有人主动要进他家门,还是个小姑娘,他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后又反应过来,这样盯着人家姑娘看着实失礼,脸上一红,便低下了脑袋。
他下意识地让开两步,走到前面引路,结结巴巴道:“请、请进。”
————————
感谢凤舞寒沙对本书的打赏支持。
>
第十六章 他不叫蛇娃,叫袁华
更新时间2014-5-18 8:12:31 字数:2790
田蜜跟着少年走进院子,双手缩在袖子里握紧,头皮一阵发麻,眼神四处飘着,怕看到那东西,又怕不看的话一个不慎会被袭击,一路纠结着,脚步却是不停。
好在,屋子四处一切正常,那些东西应该是圈养到一处的。
“田姑娘快坐。”杨氏见到田蜜,很是惊喜,她欢欢喜喜地给田蜜搬凳子,招呼着田蜜落座,一边用喜爱的眼睛看着田蜜,一边催着蛇娃道:“你爹上回去县里时,不是给你买了零嘴回来吗?快去,都拿来给田姑娘尝尝。”
田蜜并没有客套,她端端正正地坐着,清清脆脆地道:“谢谢婶婶。”
见她不见外,杨氏更加高兴,连声道:“不谢不谢,跟婶子客气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