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的叫声给吵醒了,原来是饿的。dengyankan.com
顾章先起来了,见苏若离也撑着身子起来,温存地笑道:“你再多睡会儿吧,左右也没什么事儿,饭我来做就好了。”
苏若离望了他一眼,感慨地暗叹:自己的命算不算好的呢?盲婚哑嫁的,夫君倒是个知冷知热的,真是好绅士啊。就是婆婆小姑不怎么如人心意呢。
当即就笑道:“也该起来了,你也不知道婆婆该吃些什么,还是我来弄吧。”
两个人来到了锅屋,烧水做饭。顾章又到院子里打了一趟拳,浑身大汗淋漓,就用缸里的水冲了。
晨曦里,少年的黑发飘洒着,古铜色的皮肤亮晶晶的,透着一股野性的美。
正烧着火的苏若离不由滞了滞,这个少年长得还不错啊!呵呵。
正花痴着,堂屋里,罗氏和顾梅娘又嚎起来。
顾章和苏若离连忙把饭菜端过去,罗氏一看,自己只有一碗清粥和一小碟粗盐萝卜丁儿,气得立马就拍了筷子,“想饿死老娘吗?你个下贱不要脸的小蹄子,这是明目张胆要灭了我们母女了。”
顾梅娘也跟着哼哼唧唧地乱骂,两个人饿了一夜,脸色都很难看。
顾章的脸上凝了一层霜,越来越冷。
苏若离却好脾气地笑了笑,“你们身子还很虚,一下子不能吃太饱,清清淡淡地调理调理肠胃,慢慢地也就好了。”
“呸,调理你娘的肠胃?”罗氏开骂起来,虽然饿了一夜,但是肚子不疼了,倒也中气十足,骂人的本事更是不减反长。
顾章头疼地把饭菜往炕桌上一墩,拉了苏若离的手就到锅屋里去了。
他娘和二妹如此不识好歹,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吧。只是他不明白,为何娘非要处处针对丽娘呢?
二妹其实就是棵随风草,关键还是他娘的态度。
他就纳了闷了,明明丽娘是他们一家的大恩人,他娘为何就这么容不下她?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他疑惑,苏若离也很莫名其妙。
都说婆媳是对天敌,可发脾气也总得有个理由啊?哪有这样不分黑天白夜逮着就骂的?她到底招谁惹谁了?好不好地她拔腿就走,看他们能耐她何?
十七章 镇上一逛
更新时间2014-9-19 19:08:34 字数:2390
顾章陪着苏若离就蹲在灶口匆匆地吃了早饭,收拾了碗筷之后,他干脆带着苏若离上山砍柴去了。
苏若离自然是乐得跟着他,两个人有说有笑地沿着村后的一条羊肠小道来到了山上。
顾家村村后是莽莽的群山,一眼望不到边。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禽鸟野兽来往不绝,自来就是顾家村村民们生存的依靠。
顾鸿钧没病的时候,可是顾家村数一数二的打猎能手,一家八口人,不用种田单靠他打猎都能过得滋滋润润的。
顾章打小儿就跟着他爹上山打猎,这些年下来,那功夫也日益见长。虽然顾鸿钧瘫在了炕上,好在顾章已经十六了,算得成人了,一家子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肩上。
罗氏若是踏踏实实地带着儿女往前奔,其实这小日子倒也不难过。
两个儿子都大了,能撑得起这个家养得起弟妹了,无奈罗氏的心思好像不在居家过日子上头,也不知道她成天闹腾为的是什么。
不到一上午,顾章就打了一大捆柴禾,逮了两只野兔和两只山鸡。足够一家子吃好几天了。
午饭吃得就是野兔山鸡肉,只是家里只剩了一把黑面,勉强贴了一锅饼子。
下午,顾章就要到镇上去买柴禾,好换些米面来。
苏若离灵机一动,也要跟着去。
顾章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反正家里有娘和弟妹在,爹爹也有人照顾,也省得她在家里受气了。
苏若离欢天喜地地收拾了一番,就跟着顾章出了门。
罗氏望着两个人的背影恨恨地啐了一口:“狐媚魇道的,就知道迷惑男人,下流胚子!”
苏若离装没听见,兴高采烈地走出了篱笆院。
来到这里已有好几天了,接二连三的事儿闹得她无暇顾及外面的世界,今儿出去见识见识,说不定能有些收获呢。
离顾家村最近的镇叫清泉镇,约莫十几里山路好走。不过对于这些山里人来说,倒也习惯了,不觉得有多远。平时,顾家村的村民们拿些皮子、打些柴禾,到镇上卖了换些米面酱醋、针头线脑的。
顾章和苏若离一路上歇了两歇,才走到了镇上,苏若离已是累出了一身的汗。
其实要不是带着他,顾章完全可以不歇息的。
来到了镇东头,把柴禾卸下来,顾章让苏若离坐在扁担上喘口气儿,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皮囊递给她,原来里头装了凉开水。
真是个细心的人!
“等卖完了柴禾我们再去药铺!”顾章望着这小女子红扑扑的脸上满是汗珠,忍不住抬手给她擦了擦。
正好,她额头上有一缕碎发落下来,他也自然地给她抿在了耳后。
他的动作一气呵成,仿若行云流水,似乎一点儿都没觉得有任何不妥。
其实也确实没什么不妥,他们可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啊。
只是苏若离心里有些别扭,是夫妻没错,但是她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他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而已。
这要搁在现代,绝对是早恋!
况且,他们之间,至少她认为,并没有什么男女之情,她还没有敞开心扉接纳这个少年,他就对她如此地亲昵,让她真的难以适应。
耳尖到底红了红,苏丽丽有些好笑,自己一个成人的灵魂,怎么会被一个少年给蛊惑了呢?
淡定,应该淡定!
柴禾很快就卖完了,只得了五个铜板。
这也是目前的市价,顾章捏着这五个铜板,有些不知所措。这几个铜板仅够买二斤杂合面的,连一小袋盐巴都买不起。
望着行人如织的大街,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低头瞅了瞅那个一脸欢欣的小女子,他有些神伤,本想带着她到街上好好逛一逛的,只是囊中羞涩,只好让她白来一趟了。
卖完了柴禾,顾章背着苏若离采摘的药材来到了镇西头的一家叫“和轩堂”的药铺。
药铺里只有一个伙计站在柜台后,靠门左边摆着一张黑漆书案,后头坐着一个六十多花白胡子的老大夫。
两个人进去之后,本来正打盹的伙计听见脚步声立即抬起了头,一脸木讷地望着两人,淡笑着招呼,“两位好,是请医还是问药?”
这药铺的伙计素来规矩如此,不能想起他行业那样,太过热情,毕竟来药铺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顾章顺手把背上的药材袋子卸下来,顿了顿,朗声道:“我们不看大夫也不抓药……”
那伙计的眼皮立马耷拉下去,门边坐诊的老大夫本来还倾着身子想听个仔细,此时也懒洋洋地靠在了官帽椅的椅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