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离开齐国时,蒯通主动游说韩信。qdhbs.com顺便说一下,武涉和蒯通并非老相识地,也没有什么政治交易,但他们的游说目的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块,力劝韩信三分天下,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蒯通这个想法太可怕了,刘邦前世不是你蒯通的催债鬼,今生好像也没跟你有过什么过节,竟然一而三,再而三地要跟姓刘的过不去。弄死郦食其就够了,扶韩信当上齐王也就罢了,为何连刘邦的命也不放过?
刘邦你不要悲伤,更不要愤怒。自古以来,谋士从来就是以卖智策为生,他们跟所有的文官武将一样,要做谋士,也要当天下第一谋士,只有第一才能足够证明谋士之所以为谋士的人生使命和生存价值。苏秦是纵横家们的榜样,超越他,并且取代他,不但是郦食其的梦想,亦是蒯通的梦想。
然而,蒯通不仅仅是一个纵横家,甚至还懂得阴阳之术,他双管齐下,首先披着阴阳家出场了。请注意,谋士们每每要打破自家老板的所有顾虑时,封建迷信是他们必使用的伎俩。相人之术,从来都是一项神秘事业,自古以来,就从来就没有人全盘否定过它,反而礼遇有加。如果是遇上兵荒马乱之时,或是天灾地祸,中国人不但没有排斥它,甚至对之深信不已。
在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里,生死由天,富贵听命。人类个体所有的反抗天命的行为,都是一项不道德,甚至是徒劳无功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相人之术及风水学才一直传到了今天,甚至还养了香港及东南亚许多所谓的风水算命大师。
我们也不要忘了,当初在鸿门宴之前,范增为了让项羽坚定干掉刘邦的决心,也编造了一个龙生七彩的阴阳说,只可惜范增运气不佳,半路上杀出一个项伯,竟然破了他的阴阳之术。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今天,蒯通也高举着阴阳家胡扯有理的伟大旗帜,继续发扬阴阳家的光辉传统,努力游说韩信坚定背叛刘邦的决心!
一切准备就绪后,蒯通就对韩信说:“相君之面,位不过封侯,且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蒯通这段话是一语双关,所谓“背”就是后背,除此之外还有“背叛”之意。傻瓜都听得出来,蒯通这是要告诉韩信,如果你守着齐王之位,那是相当不安全的;如果背叛汉王,就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然而韩信听后,他没有激动,而是笑嘻嘻地问道:“请问蒯通为何有此一说呀?”
为何?还不是为了让你当更大的王,也好提拔我当一个更大的官。蒯通又像武涉游说韩信一样,滔滔不绝地讲了一通纵横术,总结起来也只有一条: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背叛刘邦,摘下刘氏连锁店的牌子,自创品牌,打造明天,这是一条明哲保身及享受富贵生活的唯一途径。
韩信听后,脸情顿然严肃起来:“汉王待我有如手足之情,我怎么能为了利益而背叛义气呢?”
蒯通冷笑,问韩信:“请问大王,如果从朋友的角度来说,你和汉王有张耳及陈馀的关系铁吗?”
韩信:当然没有,张耳和陈馀可是结拜的生死兄弟。
蒯通:这就对了,张耳和陈馀贵有生死之盟,尚可自相残杀,你和汉王的关系又算哪根葱?
韩信:???
蒯通:请问大王,如果从君臣的关系看,你对汉王有先秦时期的文种先生对句践那般忠诚吗?
韩信:文种跟随句践多年,俩人感情非一般人能比。
蒯通:这就对了,文种自以为以他对句践之忠诚,可保百世富贵,然而结果呢?还不是被句践当做眼中钉拔掉,留下一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
韩信:???
蒯通:大王你不要犹豫不决了。今天你携带巨威,投奔项羽,项羽仍然不敢深信你;就算忠于刘邦,刘邦也会以为你危险之物,必除之而后快。既然你左投不是,右投也不是,那就只有自立为王,勇敢地开辟属于你的生存空间。
正所谓谋士之见,所谓略同。蒯通这翻话武涉说过,好话不说二遍,你韩信到底是想活命,还是要忠义两字,那你就看着办吧。
韩信已被蒯通追问得无话可说,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敷衍地对蒯通说道:“先生先回去休息吧,我会考虑您的意见的。”(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我为什么要把这段话的原文放出来,是因为这话对我们理解韩信将来的悲剧太重要了。在我看来,韩信这话是他人生最大的分水岭,正所谓成王败寇,有时,或成或败,都不在厮杀的战场,而只在一念之间。
我们真的无法想象,如果韩信听从蒯通之计,并且相信他那翻“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的鬼话,中国历史将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转折和变化呢?只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韩信就像当年的李斯一样,自诩功大,主上亦不敢怎么奈何他,从而拒绝蒯通之谋。
在我看来,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深究下去,就会发现韩信当上齐王之后,他的所谓梦想就像一只放飞的风筝,手中的欲望之线已经全部放完。换句话说,他的梦想不过到齐王为止,保王则安,他已经没有太多过分的野心了。
让我们回头看看韩信曾经葬母那一幕,那时他就给自己下了一个终身目标——万户侯。如今,母亲的风光显灵了,他不但当上了万户侯,而且还当上一个令诸侯们艳羡不已的齐王,这已经远超出他最初的渴望和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欲望是梦想的原动力,欲望和野心就像燃油,梦想就像汽车,燃油有多少,梦想就会跑多远,韩信的野心燃料已经消耗完毕,你叫他再多跑一米远,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
够了,我的梦想满足了,我不想再折腾了。我相信,这应该是韩信最真实的想法。
韩信主意已定,连续几天过去了,他对蒯通闭口不谈背叛之计。然而这对蒯通来说,这下是真正的麻烦来了。他可是下足了赌注来豪赌这一把的,如果韩信接受背叛之计,那他就可以一夜成名,极有可能封侯拜相。
可如果韩信拒绝,韩信只能在短时间内安身立命,同时又捞到一个忠君之臣的美名。可是我蒯通呢?除了死路一条,试问天下还有他容身之处吗?
不,这不是一个谋士想要的日子,一定要争取胜利,不到最后,坚决不能放弃。于是,蒯通再次去游说韩信,并要他正面回答可否背叛刘邦之事。
但是,韩信还是没有直接答复蒯通,仍然是支支吾吾。
蒯通一看,心都凉透了。他悲愤地对韩信喊道:“古来行大事者,犹豫不决只会葬命埋名,正所谓机遇就像流云,时来待我,机不再来,请大王一定要考虑好呀!”
韩信看着蒯通一幅近乎绝望表情,心都软了。算了,我既然不想被你折腾,也就不必折磨你了吧,干脆就让你一次死个心吧。最后,韩信鼓起勇气向蒯通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我齐王当定了,背叛刘邦,已无可能!